住在上海

谭 婧/文

如果你留意可能会发现,这几年“幸福”这个词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提及,说得多了,反而难以理解。
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生活中有没有“安全感”,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这点我倒是很赞同。
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我想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莫过于家了。
要按家的数量排列每个城市,拥有2400 万人口的上海一定榜上有名。飞快的城市建设中,从石库门到别墅,从蜗居到豪宅,恐怕变化最大、差异最大的就是上海的住房。

住· 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中,有的城市凭借自身地理优势或历史积累,在历朝历代留下了印记,但更多的城市则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进行建立、消亡的轮回,最后慢慢确立。
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它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在几千年的岁月变迁中,于1292 年元朝建立了上海县,也是“上海”二字第一次作为城市名字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1843 年上海开埠,通商口岸的开放、机器工业的勃兴、地理形势的优渥……不及百年,上海就以神速繁盛为世界“第五大城市”。
作为上海城市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标志,开埠两年后,英租界设立。随后,法租界、美租界相继设立,而后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各租界也不断扩展。
一时间,大量外国人进入上海,在租界中大兴土木,不少带有西方欧式建筑风格的公寓和洋房陆续出现。
经历了1853 年的小刀会起义和1861 年的太平军东进之后,大量华人涌入,租界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0万人。人口的激增让房地产商看到了商机,他们兴建起大量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联排式简易住房,也就是今天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但是,这些住房不仅极易着火,而且几乎没有防火间距,一旦失火一烧就是一大片,这也是租界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再受到火灾的侵袭,城市消防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救火会、消火栓、“水龙”等相继出现,用以保护房屋的安全。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近代上海在多次重要的政局变动中,都没有受到严重的战火破坏。上海的安全对它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也尽可能地保留了上海的弄堂建筑形态。可另一方面,对建筑防火知识的欠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简陋的救火设施,还是让里弄建筑备受火魔摧残。
一次次的触目惊心,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城市防火,关心住宅安全。

住· 发展

如今漫步上海街头,见到最多的是梧桐树。而谈起上海的房屋,除了弄堂,不得不提起的就是老旧小区。1949 年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成为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据记载,上海仅纺织工人就有四五十万之多,可新房建造速度却缓慢,尤其是公私合营后私房越来越少,工人们面临严峻的住房压力。
于是在一些工人密集的杨浦、闸北、普陀等地,工厂开始建房子,曹杨新村等一个个工人新村建造起来。与二三十年代前的里弄房不同,这些老公房大多冠以附近地名形成小区,用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但是,它们大多面积较狭小,小区公共场地少,电线敷设不合理等等,这些弊端也对消防安全带来威胁,造成了老旧小区电气线路、消防车道、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也吹到了黄浦江畔。更多的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开始由市中心向外辐射,星星点点分布在周围,甚至在徐汇出现了上海滩首个高层楼群——徐汇新村。但由于建筑形态相似,老公房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那个时期建造的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等商品房上同样存在。
上世纪90 年代,是一个属于上海浦东的年代。随着国家开发浦东的决策实施,“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局面瓦解。在浦东新区的陆家嘴,用于商业和办公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地标建筑将上海拉进超高层时代,不少超高层住宅小区纷纷拔地而起。在持续推进的改造中,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和建筑能力的升级,无论是浦东还是浦西,高层、超高层住宅都成为主流。可是,这些新型住宅在攀登城市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世界性的消防难度:扑救难、逃生难、消防设施缺失、消防通道被堵……在这些住宅之外,上海还有一种令人流连忘返的建筑风格——建于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别墅。它们数量众多、式样繁复,承载着波诡云谲的历史记忆,装点着老上海独特的人文风情,也体现着国际大都市的高大上。但在近些年,这些建筑也纷纷被电商、轰趴、餐饮等行业“盯上”,沾染了居改非、疏散通道堵塞、装修材料易燃等隐患因子。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上海人口增长二十多倍,仅近代上海移民就占了总人口的85%左右,海纳百川、多元共存成为上海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面对高精尖的学术氛围、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相对公平的社会风气,来上海求学、工作成为很多外地年轻人的选择。
对这一人群来说,住房更是首要考虑的事情。可房租是一项巨额支出,一项不得不支付的生活成本。尤其是这几年房价一路飙升,租房的市场价也是半年一变脸,有人逃离魔都、有人住在郊区、有人选择合租,还有人甘愿“蜗居”。
高昂的房租吞没了太多青春,也扭曲了正常的租房,租隔断、租床位、租地下室……很多形态迥异的租房形式顺势出现,可这样的低端“群租”带来的安全问题,却可能是石库门、新里弄、老公房、商品房等消防隐患的总和,生命的教训一次次警示着人们的住房安居。

住· 未来

家不在于大小,而在于那份遮风避雨的功能和“安全感”的情怀,或者说,房子之于每个人是一个避风港。为了让每个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都真正安居,上海这座城市从没有停止过努力。
1996 年,上海市政府第一次将消防纳入政府实事工程,顺利为市区80 万户居民家庭配备灭火器。1997 年、2003 年、2006 年和2009 年,针对当年实际需要,上海分别确定不同的消防实事项目,加固城市居住消防安全。2011 年起,上海再度将消防列入实事项目。连续7 年来,更新小区和老公房缺损的消火栓、为20 年房龄以上高层住宅配备消防设施……这些实事无不在温暖着我们的安全“堡垒”。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上海关于住宅安全的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近几年,从《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再到即将出台的《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上海用逐步健全的居住安全法治体系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起居。
还有一年一度的“119”消防安全宣传周当中,上海总会专门将“社区家庭消防宣传”设置成其中一天的主题。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发放《上海市家庭消防安全知识读本》等形式,让每一个混凝土铸造的“堡垒”真正成为安放心灵的平安港湾。
有温情也要有原则。面对那些盘踞在上海角落的,没有带来祥和的市井生活却带来火灾隐患的群租房,上海的态度永远都很坚决。自从群租行为有了苗头,整治群租就一直是上海消防工作中永远在日程上的事情,徐汇“月亮湾”、普陀“红旗村”、闵行“许浦村”……消防部门啃下了一个又一个危害住房安全的“硬骨头”。
无论是砖瓦红墙的老弄堂还是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上海的每一栋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其中之人。不过,那些藏在每一栋房屋一砖一瓦里的韵味,唯有伴上“安全”,才能嚼得更香。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