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隧道”

1 min read

编者按:这是一个关于救与不救故事,一场关于政府和人民、媒体与职业道德的思考,一部很有看头的电影。故事里面的种种矛盾冲突和理念碰撞,让每个人有各自的理解,引出了重重令人细思恐极的问题。本刊特邀作家和影评人一同来品评此片。

电影简介

汽车销售员李正洙(河正宇饰)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拨打 119 求救。这则隧道崩塌消息引发各界关注,除了搜救大队,还吸引了大批抢新闻的嗜血媒体,以及逢场作秀只为增添政绩的官员。搜救队长金大庆(吴达洙饰)不仅要研拟救援计划,还需控制现场跟风记者、向作秀官员汇报,恶劣天气的搅局使得救援行动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终于进行开挖,准备救出受难者时,竟发现隧道是个豆腐渣工程。一连串的重击使得希望一一幻灭,更糟的是搜救行动中救难队组长意外身亡、国库的大量花费,引发舆论审判,迫使李正洙无助的老婆世贤(裴斗娜饰)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是引爆现代社会丑恶现象的导火索。

无论什么行业在遇到生命利益的时候也都要为其让路。因为这个世界正是由无数个生命组建起来的,失去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尊重生命

冉利敏/文

看完韩国影片《隧道》观后感触良多。影片朴实无华但直指人心。突降灾难,被卡在隧道里的人内心的无助与绝望以及对生的渴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外面的救援信息以及救援人员的态度和决心决定了他的生死,他的命运是如此脆弱被救援人员所掌控。影片塑造的救援队长的形象非常成功,这个刚毅的男子其貌不扬,但极其善良同时又具有职业操守,既理解被困人员的焦虑以及对生的渴望,又坚守救援宗旨,不把人救援出来誓不罢休,正因为有了他的一次一次的坚持,被困男子才有了生的机会。因此,影片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对于貌似已经救援无望,到底是该放弃还是坚持?到底是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可能已死的受困者,还是节约钱财放弃救援?相信观众如果观看了韩国电影《隧道》,如果你被救援队长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感动与感怀,你就会得出结论:生命是无价的,任何物质财富都可以被复制创造,唯有生命不可复制重来,任何把物质财富与生命等同的讨论都是错层无意义。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的蓝色星球,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隧道》的主题就是表达人类应对生命保持尊重。其中另外一个细节也是彰显了这一主题。被困男子在隧道中还发现了另一位被困少女,生命垂危的少女问他要水喝,瓶子里还剩的一点水是男子是否能活着出去的救命稻草,但男子稍加犹豫之后,还是将水递给了少女,少女在喝了水之后还是死了。安排这一情节导演就是浓墨重彩地再次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少女不能因为即将死去就不要浪费活人需要的救命水,即使一个即将死去的人也要满足她喝口水的愿望,让她有尊严的离开。《隧道》是一部灾难片,也是导演匠心独运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因为只有在灾难面前,各种人性才会碰撞,人性的光芒才会散射出来。

代价

陆海光/文

看完韩国电影《失控隧道》,我的心情很沉重。不同的价值观,对生命的尊重和救援,为何如此截然不同?

一条漫长的隧道,恰如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人之初始,能顺抵善终,想想也是一种伟大的“坎坷旅行”。在这种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谁都难免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一旦中枪,社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不仅是遇难者的福音,也是整个社会的温暖。

李正秀带着蛋糕,驾车回家,准备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车进隧道,突遇山体崩塌,被困隧道,进退不得。万能的手机,把被困者尚生存的信息传递了出去,原本幸福温馨的“生日烛光”突然被无情吹灭。

于是,领导到现场开会部署,记者长枪短炮跟踪报道,救援部门摆开架势解困,安抚受惊家长,一切都像事前演练过般的有序登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遇难者生存信息的中断,“生命通道”位置的误钻打。加上媒体的过度渲染,又使事实变得面目全非。领导层对救援也出现了分歧:已经花了13亿(韩元),会不会救上来一具死尸?

代价,究竟该如何计算?佛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关爱,可以赢得人民的信赖。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可是无价之宝哇!

观影后不久,我读到微信转帖:说瑞典发生了一起婴儿丢失事件。其中动员整个社会找寻“躺着6个月的婴儿车”,令人动容:报警10分钟后,30名警察赶到了报警地幼儿园,并迅速在附近寻找;30分钟后,瑞典全网通缉,所有媒体头版报道搜寻儿童,所有码头港口公路关卡全部关闭盘查;哥德堡出动了所有的警察和警犬,并调动了60多架直升机进行全城搜寻;事发后,许多放了学的学生,下了班的路人都加入了搜寻的队伍……2个小时后,婴儿车被找到,婴儿安然无恙。

瑞典政府看似为一个6个月的婴儿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但他们也一定懂得:赢得人民的信赖和营造整个社会对生命的关爱才是无价的!

《失控隧道》中演技内敛的实力派演员河正宇,将主角被困在隧道内35天的甜酸苦辣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去判断,救援该不该继续?也让观众在社会对被困者的冷漠暗流中,是否也站在了“加害者”的一边?这大概是导演编剧的高明之处。

生者的希望

章慧敏/文

灾难片《隧道》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场,主人公从加油站加油后准备回家与家人一起庆祝女儿的生日,却突然间遭遇了豆腐渣工程——隧道的坍塌,瞬间连人带车被困在一片黑暗和钢筋水泥的碎石之中。对主人公来说,前一分钟还喜上眉梢,刚刚谈成一单大生意、后一分钟坍塌的隧道把他与这个世界割成两半。

有人被埋,而且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务之急自然就是实施积极的救援。开始的救援是紧锣密鼓的,坍陷的隧道前设立了救援指挥部和专业人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天气恶劣,救援实施的难度越来越大,地上和地下的通讯又失联,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们救援的这个生命还存不存在?

每天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救一个是不是还在呼吸的人值吗?相信这个现实问题是世纪难题、世界难道。影片里除了亲人和救援队长在坚持,其他人不是都打起了退堂鼓?我们看到《隧道》的高明之处是把这个现实难题缩小到一个点放到了电影里,然后通过观众的视角去评判社会的人性冷漠或是温暖。

有人说,在长达33天救援无果的情况下,政府决定放弃救援,炸山通路的做法也有他们的合理之处。的确,在现实面前韩国相关部门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但是,电影人也有他们的观点,那就是通过夸张的手法一步一步地由点及面,剥去政府的伪装,说到底是把一面镜子铺陈在观众眼前。

不错,救援就是需要花代价的,哪怕救上来的是一具冰冷的遗体,它至少给生者希望,更让普通人相信:当有一天我被困在废墟里,我的国家会不惜代价百分之百的来救我,我们的生命会被严肃地对待。

说到底,这就是救援的意义,行动远胜于说悦耳的话。

下一次,你可能杀死自己

李 佳/文

韩国电影《隧道》(中国台湾版译为《失控隧道》)不错,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底色和真诚的批判精神。虽然因是小成本制作,在细节和画面上不乏缺点,但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文艺小资”剧,或大义凛然却不痛不痒的“宣传教育片”来,要好得多。起码,《隧道》探讨的是现实社会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且直指人性。

影片给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难题。片中,汽车销售员李正洙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困于塌方的隧道内,因救援队初期判断失误,搜救受阻,随着时间流逝,他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失去联系后更生死未卜;搜救成本不断增加,有人因搜救意外牺牲,一时间,救与不救成了热门话题,在一场民意调查中,65%的民众选择了“放弃搜救”,“民意”下,可能导致隧道二次塌方的工程眼看就要复工,一旦复工,李正洙的生还希望为零……

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也可能面临类似决择。有人联想到著名的“电车难题”(假设一辆失控电车前面的轨道上绑着5个人,旁边另一条轨道上绑着1个人,若你可以通过拉杆让电车改道,你会怎样做),并将这两者做比较,认为都是两难。但我以为不然,两种情境所需衡量的价值是不同的。电影中,处于“天平”两端的是人的生命和搜救成本——虽然搜救也带来了牺牲,但牺牲并非必然,无法预期、也可以避免;而“电车难题”的两条轨道上却都是生命。生命无价,它是人类社会所有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不具有可比性,更不可以被量化。用一条生命与五条生命相比,的确是两难,因为它们同样宝贵,生命的价值不因人数多少而改变;但若是在生命和经济成本、潜在损失间衡量,则生命高于一切,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毋庸置疑。

诚然,李正洙生死未卜,如果坚持搜救,那么在付出巨大经济成本后,很可能挖出的是一具尸体。——那些选择“放弃搜救”的人心中,打的就是这样的算盘。而在这算盘背后,不难看到价值的扭曲:希望再渺茫的生命,也是生命!而将无价的生命与有价的搜救成本相比,试图量化生命价值,其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这样的思想如同一株毒苗,若任由其扎根、生长,必将繁衍出一连串“毒树之果”,其危险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个骇人的案例:一伙犯罪分子专们寻找智障人士,将其骗走后送进煤矿打工,伺机制造事故、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后伪装成被害人家属骗取死亡赔偿金。也许这个案例的情形有些极端,但却是真实的。若人命可以量化,它就可能沦为换取死亡赔偿金的“货物”,也可能……还有什么是不能发生的呢?果真如此,人类社会的底线又在哪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难道不会人人自危吗?

回归到影片的情境中,若最终李正洙的生命输给了搜救成本,若你恰好也是那65%的一员,那么,你如何确保下一个被投票的人不是你?世事无常,从今以后,你还敢进入那条隧道吗?

从电影本身出发,解析电影镜头的作用,透视电影内的各种BUG。

隧道黑暗

孙建伟/文

灾难加讽喻叙事成为韩国电影的一种类型,既源于电影人的不懈追求,也“得益”于现实中不断涌现的货真价实的灾情,它们日益丰满着电影的槽点,借以彰显艺术家的社会良知。电影《隧道》中,李正洙被困于坍塌的隧道濒临绝境,他的汽车销售员身份也许是对韩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的反讽。实际上,对“豆腐渣工程”的拷问焦点是进入高速发展却无法踩下刹车的经济社会困境。在隧道废墟这个平台上,代表官方和社会的国家安全部官员和媒体纷纷登场,只不过官员是装逼的,媒体是无良的。虽然有点程式化,但笔触十分犀利。正能量的代表是救援队长金大庆。正是他对抢独家、占头条的记者一阵猛呛,才遏制了消费灾难的势头。不过媒体并没有因为金大庆的咆哮而收敛,当获知李正洙被困隧道第17天将要被救出的消息,一直憋着制造大新闻的记者竟然表示:啊,好可惜,要是再过一天就能打破纪录了。这个槽点隐喻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而被称为“社会良心”的记者却堕落至此。

选择隧道作为抨击“豆腐渣”工程的道具,借隧道塌陷后的“黑暗”揭开韩国社会各种现实疮疤,李正洙困兽犹斗般的挣扎则是对“黑暗”的抗拒。金大庆对救援的坚持和对人类生命尊严的执着透露了导演企图以“塌陷的隧道”唤起国民的内省。《隧道》的成功说明,韩国人没有对当年“岁月号”渡轮翻沉导致300多人的死亡惨剧失去记忆,相反,人们耿耿于怀,对层出不穷的市政工程(地铁、桥梁)、航空、大型CBD(比如韩国第一高楼乐天世界大厦)、食品安全以及越来越泛滥的高科技产品忧心忡忡,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不是“小伙伴欢呼雀跃,点赞一片。”

国民安全处官员和新闻官属于同一条战壕,金海淑在新闻官的指挥下,与到达救援现场的李正洙妻子轮番摆POSE合影,那笑容洋溢着关切和慈祥,的确训练有素。如此画风耳熟能详。

一条隧道,说的是交通工程质量,更连接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更宽泛的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正是由无数的个体安全组合而成。这个理念是影片坚韧的支撑轴。被困者生死未卜,然而因隧道停滞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救援队员的丧生却明摆着。金大庆的回应是继续捕捉李正洙的生命信息,哪怕是奄奄一息的信息,即便在生命探测仪失效的情况下仍不放弃。

李正洙终于被救出时,长官加媒体再次标配站台。他们要求已经讲不出话的李正洙讲一句话。金大庆俯身李正洙,然后转身向官员和媒体传达了一句话:都给我滚,你们这帮混蛋!(为此他付出了写检讨的代价)这时李正洙对金大庆竖起了大拇指。媒体立即报道,感动了整个国家的李正洙竖起了大拇指,再一次感谢政府和国民的救援努力。这种讽喻还需要解释吗。金海淑面对现场采访的电视记者继续装逼,“这是让我重新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地球还重的日子。”接下来是传统的蒙太奇对比,访谈镜头切到电视播放,电视机旁出现了狗吠声。啊,原来是那只在隧道里与李正洙患难苟延的宠物狗,它正在宠物店接受治疗。这个蒙太奇效果谁都明白,金海淑的话不是像狗叫一样吗?

批判宣泄和科技缺席

陆幸生/文

片长126分钟的韩国电影《隧道》,名列2016年韩国第36届影评奖的“十佳电影”,但在中国某影视网上的评价,仅得7.6分,不算很低,但也不能说很高。

《隧道》表达的灾难,源于隧道建造企业的偷工减料,其讽刺和批判的犀利矛头,直指牟利资本对金钱、势力的不断追求,乃至人性丧失,进而揭示政府的贪婪、虚伪,装腔作势的不作为。作为艺术对比出现的,是基层救援技术人士的执着、不屈和坚韧。批判“高端”丑恶和呼唤国民良知,是韩国电影的一贯风格。影片中对于女部长等官员的形象和表现,有非常明显的标签式脸谱化处理,但能够赢得观众的一片嘘声,导演的苦心、演员的努力,是获得了社会认可呼应的。

对于灾难片,观众总会对“是否要继续救下去”的问题,感到“两难”:在濒临生命极限的时刻,是否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地继续救援下去,也就是说,即使救援成功,得到的仅是一具尸体,那又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不救,又是谁来承担人性、人情、道义缺失的责任?这是钱与命的博弈。遗憾的是,任何一场灾难都是社会性质的个案,没有也不会有同一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法包罗万象的一部电影,是无能为力的。就《隧道》本身而言,其情节及其表演比较到位,凸显了这个难题冲突的幽暗之处。

至于影片中可气可恨的媒体记者,遑论时间、不顾场合、无视生死,只求独家报道“抢风头”的表现,非常出格,也不真实。一般而言,第一时间报道“出事了”,是所有新闻记者都必须做到的职业行为,但是,在所有法律明确、规则确定的国家,对跟踪报道是有限制和规定的,也就是不得干扰,必须保证救援行动的正常进行,否则,就请出局。电影仅仅是个电影,《隧道》中记者表现的疯狂,很有韩国足球式的拼抢风范,这是电影在“消费”观众,在新闻界的实际工作中,是不可取的。

《隧道》有个最大的基础缺席,也就是对当今科技运用的无视。为了复杂情绪的表达,编剧竟然“故意不知道”(观众观后语)如何对事发地点进行定位,而仅仅在地图上进行原始性的操作。事故的发生,由资本贪婪而起;但是,对于救援钻打深井的实际操作,却是打偏了,这在“天空中满是卫星”,GPS定位技术“烂大街”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大有编造之嫌。今天每个观众的口袋里,都装着手机,手机的一大功能就是定位,影片里的钻井打偏了,观众的思考也跑偏了:受难男主角二十多天的手机还能使用,为什么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定位?

受难男主角的手机,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他担心,观众也在替他担心,什么时候没电了,他与地面救援人员怎么联络,他和自己妻子怎么沟通?但是,手机定位功能却被韩国电影惯用的淋漓尽致的情绪宣泄方式,忘记了,舍弃了,扔掉了。这很不真实。

《隧道》是一座斜塔,给善良人们有较高的可看性,但是根基塌陷,经不起现代视点的推敲。

飞出的“黑蝴蝶”

徐明中/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于刚开通的河图隧道,随即引发了整个社会的空前“大地震”,韩国电影《隧道》就此展开了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影片的编导以冷峻的视角展现了隧道事件的始末,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社会众多人物在灾难面前的迥异表现。既有人道主义的光辉(主人公李正洙困守隧道的顽强意志和搜救队长金大庆迎难而上的救援精神),又有自私冷漠的丑陋(媒体记者只为抢新闻,对受困者的死活无动于衷),既有社会平民百姓的无助和悲苦(李正洙妻子世贤被逼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又有当权者隐形的黑色交易和政治算计(隧道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政府官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从谋取政绩到草菅人命等等。)以此引起人们更广泛的深沉思考。

《隧道》无疑是部灾难片,但它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觑。当蝴蝶翅膀扇起的旋风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暴露的问题和激起的巨大震动令人目瞪口呆。从表面上看,韩国的救灾体系似乎很完备,接到李正洙的求救电话后,政府官员、搜救队和媒体记者的行动也很及时。但在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政府官员需要通过救灾树立形象,谋取所谓的“政绩”。媒体记者需要抢播耸人听闻的“一线新闻”博取大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其他的吃瓜群众则抱着好奇的心态看热闹。在多方的掣肘下,受困者家属的痛苦无人问津,搜救队虽然有心救灾却无力回天,他们既要冒着风雪抢险救灾,还要排除现场跟风记者的无端干扰,不厌其烦地向各级政府官员请示汇报,从而大大降低了救援的效率,连连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隧道》事件看似偶发的孤立事件,其实不然,它是社会各种矛盾综合交错的大爆发,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豆腐渣工程”就没有隧道崩塌事故,如果没有上述各种掣肘就没有救援的一再失败,以致最后不可收拾。影片通过“蝴蝶效应”的不断放大,深刻揭露了韩国社会制度的腐朽和大众的道德沦丧,让人们看到了隧道崩塌导致韩国现代社会光鲜形象崩塌的可怕后果,其意义是深远的。因此,叠加的“蝴蝶效应”对于深化电影的主题功不可没,我们应为编导的匠心独运加赏点赞。

一条生死未卜的性命值得动用社会资源到什么程度呢?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生命与现实。

面对生命的艰难抉择

董 煜/文

韩国灾难片《隧道》的情节很简单,一个汽车销售开车经过一条隧道时隧道坍塌,他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等待救援。导演通过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暴露了韩国的诸多社会问题——只会作秀的官僚,偷工减料的工程,不管他人死活的媒体,以及只关心经济损失的商人。救还是不救,这部片子从头到尾设置了无数次的选择,一直在拷问人的良知。在救援的阻力和压力越来越大,连他的妻子都被迫放弃的时候,幸亏还有一个忠于职守信守诺言的救援队长。这个队长其实是导演替观众精心设计的,他熟知观众心里早就有了定论,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应该救人!而救援队长的行为正好给了观众情绪一个出口,于是,被困35天之后,李正洙被救出来了,在经济损失面前,人性占了上风。

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不惜一切代价去救一个可能早已不存在的生命,可能吗?可行吗?

地质灾害发生后有一个黄金72小时的救援法则,72小时以后,就只能祈求奇迹的发生了。我国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型搜救工作也就持续了8-10天,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对政府作出的快速反应非常满意,没有人纠结废墟下是不是还会有活着的人。可是,韩国政府是在李正洙被困第17天才决定停止搜救的,而那些“无良”商人也已经等了整整17天,他们损失的全是自己荷包里的银子啊。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立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可承受的区间,生命无价,只是我们美好的理想,而在很多时候,人只是蝼蚁。一个人和无限大的“一切”,是不能划等号的。

有一种疲劳,叫审善    

张重光/文

隧道坍塌,山崩地裂,一座山的分量,乱石岗一般压在那儿。虽说还有几根钢铁支撑,留下几处窟窿和缝隙,却是随时有巨石跌落的危险。保不齐突如其来的“蝴蝶效应”——远处一块石头的滚落,引发无数石块一哄而下,到那时隧道就水泄不通,压结实了。

一起豆腐渣工程引发的灾难,幸好出事隧道内仅两辆小车,而且都没载其他人,只有那位年轻的女司机载了一条小狗。

不久,女司机因流血过多死了,仅剩下了那位当汽车推销员的男司机和那条小狗。

然而,一天一天又一天,掩埋者的位置竟然一直无法确定,营救队却已经损兵折将,白白牺牲了一个人。

事情由此开始变得纠结了。人心浮动、焦虑,舆论就像跷跷板上的圆球,从同情的这一端慢慢地滚向另一端。

食物没了,水没了,最致命的,是手机终于没电了。三星手机再牛也总有电源枯竭的一刻。在男司机前两天还在拿手机跟老婆及营救队通话时,我就替他捏一把汗,担心电用完。

只要能证明你还活着,外面的人再不耐烦,也没有“见死不救”的借口,政府部门更不敢贸然让营救队撤离现场走人。

因此,即便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只要能将这口气通过手机传出去,那也是活着的铁证。

一旦失去了证明,也就失去了让人来寻找你、拼死拼活来救你的理由了。

如今,是死是活,怎么评估?

人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里面的人,没吃没喝,早超过了最佳营救时间;外面的人,栉风沐雨几十天,不仅尽了力,还死了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所有这些舆情,其实都不是男司机已经死去的理由,而是他应该去死的理由。

真是世事无常,人心不古。

回忆事件刚传开的时候,人们一个个都是无比惊讶无比难受,因为他们很快会想到,如果我是里面的那个人,或者,我是里面那个人的亲人……

那便是设身处地,是一种善,最朴素的善念。

人们充满期待,期待掩埋者平安无事,期待出现营救队在乱石岗中奋不顾身的场面,更期待拨开乱石救出脱险者的那一刻,亲人相拥,万众欢呼……

那场面必定感人,让每一个民众都像受了一场洗,身心愉悦。

然而,人有审美疲劳,也有审善疲劳。一旦救援成了一场遥遥无期的持久战,人们也就不再设身处地,一天天退到第三者的立场“公事公办”了。

原先那份善,在漫长无趣的等待中渐渐消退,了无踪影。

只差那句话还没说出口:随他去了!

也难怪,久病尚且无孝子,更何况对方与自己没一点血缘关系。

至于政府部门,我倒是觉得他们只是在窥测方向,看老百姓的脸色行事。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营救,也是蛮拼的,你可以说他们在“作秀”,但人命关天,谁敢不“秀”?

至于最后打退堂鼓,还让男司机的老婆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实事求是地说,还真不是他们的错。

那也是顺应了民意,毕竟电台、报纸还有电视台,天天在报道,社会舆论几乎一致地认为再耗下去没必要,劳民伤财,白白烧钱。

倘若政府部门再坚持营救,倒是真要被人骂作秀了。

最后电影中,那位男司机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被成功救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拯救他的是那只原先故障的汽车喇叭,突然神奇地被按响了。

当然,与其说是那只喇叭,还不如说是导演和制片人的良善和怜悯拯救了那个濒临死亡的男司机。

不过,影片结尾,他们借男司机和营救队长之口,将一口恶气出在倒霉的政府官员身上,好像是官员们几乎活埋了男司机,这多少有点阴差阳错,对不上口了。

除开豆腐渣工程的原委不说,那是另一部电影的事情,就《隧道》中的那些官员而言,无非只是想在大众面前多露个脸,秀一把。他们一没封锁现场,然后将压土机开进去,掩盖真相;二没威胁记者,不让报道;三没出钱封家属的口。

一切都公开而透明,没隐情可言。

公平地说,没大毛病。

倒是民众的情绪变化,审善疲劳,说明了使人性向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