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荣誉而战
记翔殷消防中队跳绳队

1 min read
朱洁/文

“准备好了吗?”

“好!”齐声低吼,透着坚毅与自信。

“预备,走!”

叶队长一声令下,一根长绳渐渐起了速度,抡成圆形,原本安静的训练场响起犀利的“咻咻”风声,长绳抽打在地面如鞭笞般“啪啪”作响,只听声音,就足以让普通人退后三米。长绳在高速运动下形成一个“固定”的椭圆,夕阳映射中仿佛是个金色的光圈,第一位队员看准时机,率先冲进绳圈,脚腕轻抬,绳索在其脚下极速刮过,脚趾轻点地,闪出圈外,紧随其后的7名队员依次鱼贯而入,接连而出,首尾相接,8字绕行,匀速运动,整齐划一,队伍流畅如行云流水。这是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杨浦支队翔殷中队跳绳队于2019年7月参加央视二套《是真的吗?》节目,挑战10人8字绕跳长绳3分钟突破600下的运动极限。据专家介绍,成人3分钟跳500下已是极限,每突破一下,对于团队合作、个人体能及技术都是极其艰难的。

“停!”秒表停在了00:03:00。“多少个?”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叶队长,“614个”叶队长吐出一个数字,“真厉害”“太棒了”观众们鼓掌叫好。“我们平时训练的最高记录能达到620个。”叶队长随即淡淡地说,观众们又是一阵惊呼。

跳长绳虽说是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的体育课项目,但若要达到比赛水准,则还需要勤学苦练,不断挥洒汗水。

说到翔殷消防中队跳绳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时跳长绳还只是各消防队的娱乐项目之一,跳长绳过程中对于培养消防队员的团队意识,个人意质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益处,加之上海消防总队将跳绳列入运动比赛项目,因此,翔殷中队将跳长绳作为一项日常训练项目,并在之后各项比赛中一直保持着整个消防总队前三甲的优势地位。

正如专家所言,跳长绳运动虽然是一项简单的运动项目,但要突破极限又是极其困难的,若要保持每次比赛高水准发挥更是难上加难。翔殷中队在保持这项运动优势地位的背后,付出的是鲜为人知的艰苦历程。

每年的4月份是消防总队举行跳绳比赛的时间,为了不影响消防主科项目训练,翔殷中队将跳绳集训时间定在每年的12月初,从10月起开始选拔队员,组成队伍。担任跳绳训练指挥的叶队长对翔殷中队跳绳队还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叶队长接手翔殷消防中队之初,跳绳队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编制的变动,人心的不稳,队员的频繁调动,使当时的跳绳队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暂别辉煌,一度陷于低谷。回顾历年跳绳队的光辉荣誉,叶队长与各位主官们决议绝不能让翔殷跳绳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就此没落下去,要在自己的手中将这个优势项目重新成长壮大,并借此熟悉每位队员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找准定位,同时凝聚整个翔殷中队的团结心,提升集体荣誉感,发扬拼搏精神,并将这样的精神带入到每一次的消防救援任务中,提长全队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成功率。

决心易下,成功则难。叶队长仔细研究了跳长绳的各项技巧,包括摇绳技巧、跳绳技巧、跑动路线、体能训练、团队协作、技术提升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计算,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对每个技术环节都标注了明确的达标要求,对本队的客观实际情况仔细排摸,详细归纳,取长补短,针对个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式。

集体跳绳是各支队、中队的传统运动项目,而在每年总队级的春运会上集体跳绳更是每个友队夺魁的重要项目。

训练前的第一项任务是挑选跳绳队员。跳绳队挑选队员是极其讲究的,除体能好这一基本条件之外,跳绳队员身高须大体平均,节奏感、协调性好,还要胆大,可不是所有人都敢冲进那如鞭笞般高速运动的长绳中去的;而摇绳队员则必须有身高臂长的优势,而且心态要稳,在极速摇绳中能稳定速度,始终保持匀速。

组队成功后,开始正式训练。每次集训都会遇到三个“难”。首先是“新人难”,跳长绳虽说是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的体育课项目,但若要达到比赛水准,则还需要勤学苦练,许多刚入队的新队员往往自恃水平甚高,将跳绳看成是小菜一碟,但真练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队员张鹏飞就是这样一位“新人”,刚加入消防队两个月,就被选中参加跳绳队,年轻的身体,过硬的体能,在他看来,跳绳只是一件挺有趣的事,但练起来就真不那么有趣了,无数次的独自围杆绕跑,无数次被老队员、队长批评指正,无数次枯燥练习,对于年轻的他而言,岂是一个“苦”字可以表达。更有一些新队员,由于掌握不好起跳时机,被要求在一旁进行油漆桶跨跳练习,脚上磨出泡,不能停;疼地流下眼泪,只要没有完成训练任务,哭着也要继续练。他们知道,作为一名消防救援队员,这点苦必须熬,这点累必须挺。无数次的围杆绕跑,换来的是越来越精准的跑动路线;无数次被老队员、队长批评指正,其中更多的则是鼓励与掌声;无数次枯燥练习,收获的是与团队更加默契的配合。愈困难愈要上,是每个消防队员的信念,也是他们投入每次消防救援行动的准则。

第二难则是“配合难”。跳长绳是一项团体项目,新人们在达到个人技术标准后,则要和团队一起合作完成3分钟跑跳。新人们在参与团队跳之初时往往有这样一个心理:只要自己不出错,跳过且不踩绳就行了。在这样的心理下,他们的跑动往往会比别人多偏出一点,几圈下来,就偏出队伍好几公分,直接影响到团队速度和其他队员的跑动,针对此情况,叶队长认为团队配合的问题需要队员们自己解决,彼此之间多沟通交流,融洽气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因此采取“抓大放小”的办法,每次训练之后讲解动作要领以及整个跑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队员们回到寝室一遍遍观看视频,找出问题关键点,寻求解决方案。队员王鑫琪虽然才是23岁的年纪,但在跳绳队中也已经是老队员了,年纪轻轻的他显出同龄人中少有的沉稳与老成,在他看来“跳绳,这可是一件严肃的事。”他将训练视频汇集成档,与大家一起反复观看,帮助新队员改正错误动作,树立自信。集体的智慧帮助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多年前,训练的条件比现在差很多,如训练场地大多只能选择水泥地,而水泥地太硬容易受伤,大伙又想办法找印刷厂里的木地板进行训练,然而木地板太滑,大家又想了个办法,在地面早洒一些可乐来增加摩擦,训练结束后再清洗干净。就是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跳绳队一次又一次坚持完成训练任务。

每次训练,锻炼跳长绳的技能同时也凝聚了整个翔殷中队的团结心,提升集体荣誉感,发扬拼搏精神,并将这样的精神带入到每一次的消防救援任务中,提升全队救援能力。

第三难则是“伤病难”。越是接近比赛日子,训练量就越大,队员的伤痛情况越突出。自集训开始,翔殷中队跳绳队的队员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练习,到比赛前夕,叶队长更是定下了每天训练必须完成8次完整的3分钟跳,这意味着,只要断一次,就要重新来过,因此实际训练量要远大于8个3分钟,每次训练结束,队员们都精疲力竭,气喘如牛。然而,消防救援队的主业毕竟是消防救援,如若当天有消防救援行动,则缺少的训练量由第二天补上。有一次,翔殷中队完成救援任务回到寝室已是凌晨3时,叶队长仅给大家晚起半小时的“优惠待遇”,时间一到,立即投入训练。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量必会带来伤痛与意外。2019年4月,跳绳队来到复旦大学操场训练,简单热身过后,大家如常进行完整的3分钟8字绕训练,长绳高速运动,队员们依次在绳圈中穿行。突然,原本应该成圆形的绳圈在下行时受到阻挡,顿时变了形,绳索由于惯性加速度直接抽在了后面一位队员丁德勇的眼部,“唉哟”丁德勇只觉一阵发疼,叶队长急忙上前察看,“伤到哪里了?”丁德勇是跳绳队里的老队员,更是消防队里的老队员,31岁的他参加跳绳队已有近10年,多年跳绳比赛,多年火场救援,从来轻伤不下火线,他眨眨眼,“打在眼睛上,应该没什么吧”。眼部外有些皮肉伤,丁德勇使劲看着周围,似乎一切还都清晰可见,当队长准备下令继续训练时,“眼睛看不见了”丁德勇声音有些发抖,“一点都看不见”,队员们都围了上来,叶队长仔细检查,“眼睛内出血了”一条血痕横在整个眼白处,刚才还不明显,再看则清晰可见,且出血面积愈加扩大,“赶紧送医院”叶队长立即下令。虽说消防队员训练受伤也是常事,但在他的心中,他希望他所带队的每位队员都能毫发无损地回到家中,回到父母、妻儿的身边。

 “当时你发觉看不见后,害怕吗?”事后有人问。“当然害怕了,说不怕那是假的。”丁德勇直言不讳,眼睛看向窗外,窗那边有他的父母和家人。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眼球前房出血,幸好未伤组织结构,经过一周的治疗休养,丁德勇又重新加入跳绳训练。“这次伤不重,万一训练再受伤呢?”“训练受伤那是经常有的,这点不算什么。”黝黑的皮肤,清晰的脸廓,透着坚毅与无畏。

相比这样的意外,每位队员身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新队员有新伤,老队员则有叠加伤,所谓叠加伤,就是旧伤上面覆新伤。最常见的伤就是脚上磨出的水泡,每位队员脱下袜子,脚上都有训练磨出的大大小小的水泡,新队员脚上至少五六个泡,而老队员的脚上则没有那么多,但是仔细观察发现,一两个新泡都是叠加在旧泡之上,旧泡结痂后又磨出新泡,泡顶泡,泡再顶泡,最终形成了厚厚的老茧。水泡刺破后,上了药,至少也要2、3天才能结痂,这过程中训练可是不可能停的,疼痛伴随着每一个起跳与落地,为了减少疼痛,坚持训练,队员们都要穿上厚厚的袜子,到比赛结束,每个人至少磨坏两双鞋,数双袜子。

不止是跳绳队员,摇绳队员的伤情亦不容小视。看一个跳绳队的水平高低,摇绳是关键。这是所有跳绳队公认的法则。摇绳的速度和跳绳的速度必须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摇绳队员必须始终保持长绳匀速运动,一旦速度不稳,轻则影响成绩,重则造成跳绳队员相互碰撞。“断一次就少16个”,老队员如是说。按照一次3分钟摇600下计算,仅仅是一天起码的8个3分钟,就至少需要摇绳2400下,还不包括断绳重新开始的。且都是单手摇绳,还必须时刻保持长绳为圆形,每当训练结束,摇绳队员的手都会由于肌肉过于劳累而麻木僵硬,麻感强烈似电击,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是止不住的抖。还有更严重者,那是2011年跳绳比赛前仅一周,一名摇绳队员感到持续性的腰痛,当时并不以为然,继续训练,然而,没过两天居然连坐都十分困难,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严重腰间盘突出,并压迫到坐骨神经,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由于临近比赛,且摇绳队员没有替补,为了整队荣誉,该队员硬是咬着牙,打着封闭,扎着护腰坚持到比赛结束,之后立即到医院完成手术。没有任何成功是轻而易举的,通往巅峰的道路必定艰难。

队伍磨合顺利后,就是反复枯燥的练习,每天清晨6点起床,常规训练结束后,就开始跳绳训练,至到晚上17点结束,一天至少5-6个小时的跳绳训练,每完成一个3分钟跳相当于一次1500米的速跑,更何况每天至少要完成8个,对队员的体能、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每一次断绳都引发队员们焦燥情绪,而越焦燥则越失败,加之高强度训练引起的身体疲劳,队员们懈怠、抱怨的情绪与日俱增,此时叶队长的话振聋发聩“是红旗就要扛,是集体荣誉就要争,都已经坚持这么久了,再挺一下就成功了。”“作为消防队员,这点苦就受不了了吗?”是鼓励更是鞭策,队员们相互扶助,互相打气,咬牙完成每一次训练。也许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次次咬牙坚持,使他们的意志更加不屈,他们的心胸更加豁达,他们的目标更加坚定。

团队训练不仅提高团作协作,也融洽了队员之间的感情。训练结束后,队员们会自觉看顾受伤队员的伤情,给摇绳队员揉手臂放松肌肉,新队员能快速融入集体,老队员则在年轻队员的带领下玩片刻网红游戏。训练时严肃认真,训练后称兄道弟。有一次,一名摇绳队员在训练时出现瑕疵,原本应该匀速运动的长绳总是忽快忽慢,他是跳绳队里的老队员了,往年的比赛训练从未出现差池,这样反常的状态引起队员们的注意,在队员们的再三询问下,原来是家人生病,又临近比赛,他不愿影响训练,但心中又实在放不下家人,得此情况,队员们一致决定让他先行回家处理家事,再归队训练,虽然这会影响训练效果,但队员们认为团队里只有每个人的心都稳了,比赛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了团队的支持,该队员回家处理完家事后,立即归队,大家齐心协力,主动增加训练强度,终于以最佳的状态参加比赛,并取得佳绩。

汗水、伤痛、咬牙、坚持,翔殷中队跳绳队终于回归巅峰状态,再创佳绩,再续荣光。叶队长自豪的说:“只要是我们翔殷中队跳绳队走出去的队员,到其他队必定是跳绳主力。”队员们说:“当我们身穿队服,走到比赛场地,人家一看衣服上面印有‘翔殷中队’四个字,就知道实力强的队来了。”自信是建立在无数次辛苦训练的基础之上,荣誉则是团队每位成员付出的回报。自信与荣誉是跳绳队每位成员追求的目标。当队员们手捧奖杯欢呼雀跃时,所有的伤痛、辛劳都抛诸脑后。历经艰难登顶颠峰的人,都将从普通人蜕变成为勇士。

走过翔殷中队的办公室、寝室,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简单的用品保证日常所需,无一点饰品,无一丝华丽,简单且纯粹。

而荣誉是他们唯一的装饰。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