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视听 – 东方消防救援 //www.846288.com 法治立场·科普视角·人文情怀 Mon, 11 Nov 2019 04:48:11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5.5 //www.846288.com/wp-content/uploads/2019/07/cropped-logo-1-32x32.png 火红视听 – 东方消防救援 //www.846288.com 32 32 为何我眼中常含着泪水 //www.846288.com/2019/10/29/%e4%b8%ba%e4%bd%95%e6%88%91%e7%9c%bc%e4%b8%ad%e5%b8%b8%e5%90%ab%e7%9d%80%e6%b3%aa%e6%b0%b4/ //www.846288.com/2019/10/29/%e4%b8%ba%e4%bd%95%e6%88%91%e7%9c%bc%e4%b8%ad%e5%b8%b8%e5%90%ab%e7%9d%80%e6%b3%aa%e6%b0%b4/#respond Tue, 29 Oct 2019 08:38:22 +0000 //www.846288.com/?p=13578 ——我看电影《烈火英雄》

编者按

作为博纳献礼主旋律“中国骄傲”三部曲的第一部,《烈火英雄》是一部很扎实的电影,故事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级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动人事迹。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该片被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影片。

《烈火英雄》摆脱了某些主旋律题材电影缺乏剧情细节、缺乏有血有肉人物的假大空模式,以真实可感的救灾环节和立体多面的主角人物,为观众有层次、有顺序地呈现了一次大规模的火灾抢险过程,交出了一份极硬核的成绩单。的确,也是该有一部电影为消防员们流泪,纪念那一次次的,最美逆行。

(栏目编辑:言西)

李佳/文

作家鲍尔吉·原野说:“最深的水是泪水。”

在这部书的开头,他写道:“我从事文学创作30年,第一次经历这么艰难的写作任务——采访写作大连7·16大火报告文学。厚厚的采访本正反面记录着满满的字迹,上面有些字被水洇模糊了。我知道,那是我的泪水。采访中,我的当事人不止一人、不止一次放声大哭,我不敢看他们,低下头,流下的泪水洇湿了这些字。”

电影《烈火英雄》,根据鲍尔吉·原野所著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它是博纳献礼主旋律“中国骄傲”三部曲的第一部,于2019年暑期上映。

影片时长120分钟,听说,是一部可以哭满115分钟的电影。

我是个容易被感动的人,而影片开始没两分钟,我便哭了。是的,那时候,真正的故事还没开始呢,只是在交代特勤大队长江立伟率队扑救一家餐厅的火灾。当江立伟在浓烟中找到一位被困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摘下自己的空气面罩、戴在孩子脸上时,我的泪水便溢出了眼眶。

这可能只是一个旁人不会在意的细节。不曾了解消防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在浓烟滚滚的大火中,这个动作便意味着,将最大的、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我曾经采访过消防战士,也听到过同样的故事。此情此景,让我仿佛回到了现场,再次身临其境。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部电影是“真”的。

真到触目惊心。当滨海油罐区的火情发生后,几十米的油罐熊熊燃烧,空中的输油管道是火,地下的输油管道也是火;高温之下,原油沸腾着,不断地喷溅而出,天空一次又一次下起黑雨;柏油路面,仿佛被犁过的农田般爆裂开,猝不及防地,一个个窨井盖飞射而出,像一枚枚小型炮弹。火场区域内,几乎对面不见人,身在其中的消防员,看不见火,他们面前的全是浓烟和颗粒,脚下的流淌火不停袭来,将路面的沥青融化……爆燃!爆炸!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又似乎随时可能再次发生。

见到这一幕,即便只是坐在大屏幕前,人也会禁不住颤抖。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震撼。人总会震撼于那些超越预知的灾难、那些生命中的难以想象和失控的命运。因为,当这些发生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微不足道。而在当时当地,没有英雄,只有以生命与灾难相博的人。而所谓英雄,是灾难过后的定义,是那些敢于殊死搏斗的生命力量。据报道,为了再现这些场景,博纳是认“真”的。剧组采用了1:1还原的拍摄手法,为了使火焰更加真实,剧组共使用2890瓶50公斤的放火煤气、3000公斤流淌火燃烧液和7600公斤特效火粉。

《烈火英雄》上映后,有一度,网络上的评分并不高。有人便批评了影片的这种“真”,认为如此骇人的场景,不应该放在大屏幕上,过于刺激;更有人质疑场景的真实性,认为现实的灾难,可能没有这么恐怖,这些是艺术的夸张。

然而,只要少许了解过大连7·16大火,便会知晓,电影非但没有“夸大”,反而“缩小”了一些真相,比如:实际火灾中的油罐,要比电影中的大许多,其直径80米,比一个正规足球场还要大;又如,影片中说关掉一个油罐阀门需要转8000转,而这个数字在现实中是80000转,整整高出10倍……现实的恐怖,远超电影的表现,有一些灾难,我们只是不曾经历,但并不意味着其未曾发生;正像每位曾与灾难抗争过的人,是活生生的一样;这些灾难本身,也曾是鲜活而触目惊心的。

还有一些批评,认为电影运用了许多慢镜头和升格镜头,以引导观众情绪,刻意营造感染力;有的人物塑造、情感宣泄失之于单线条,以至失真。若单从电影艺术本身来看,也许这种观点有些道理,但还是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吧。

在影片中,有一对令人印象深刻的“消防情侣”,由杨紫和欧豪饰演,大火当天恰是他们拍婚纱照的日子,接到命令后,两人立刻投入战斗,后来欧豪饰演的江小斌壮烈牺牲。这不是虚构,江小斌有其原型:大连市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二班班长、二期士官张良。大火时,张良的岗位就是下海排污,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把年仅25岁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这片海里;也抛下了正在等他回来完婚的妻子李娜……

黄晓明饰演的队长江立伟,因目睹队友牺牲,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油罐快爆炸前,他疯了般地让士兵们撤出。这也是真的。在7·16大火中,有数不清的指挥员和老兵,战斗在最前面,事后他们回忆,当时当刻,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手下的兵们活着回去,因为这些80后、90后年轻人,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江立伟去关闭阀门前,朝杜江饰演的马卫国要烟抽。据许多战士回忆,在身体疲累到极限时,真有那么一刻,心里渴望抽一口烟;然而,这在火场中是不可能的,因为火场的氧气极度缺乏,火根本就点不着。自然,电影中,江立伟也没抽到烟。

还有,在最危难的时刻,马卫国拿出手机,让官兵们每人给父母留下一句话。这也是真的。只不过,这一幕并非发生在火场里,而是在前往救援的路上,也就是说,那时战士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还有,很多。

当我们知道,在扑救7·16大火那样高强度、高紧张度的体力付出下,人最多能坚持40分钟,而大连消防支队的战士们却坚持了780分钟;当我们知道,那场大火里,连钢铁制造的路灯、标牌都烧弯了,路面都烧化了,官兵们的脚上全是泡,被自己踩破后,又变成了白白的皮和浓黑的血;当我们知道,与那场大火战斗,无异于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许多官兵以命相博,根本没打算活着回去;当我们知道,张良生前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可以轮回,唯独生命例外,我把生命交给使命,把忠诚交给滨城……”当我们知道所有这一切之后,又怎能再苛责影片的情感宣泄?

对于这群可爱的消防战士、灾难面前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等这样一场电影,等得太久;而对于我们,这些安享平安的普通人,当我们讲述他们、回望他们时,以再多的泪水、再热烈的情感都不过分,因为面对这群曾超越了生死的勇者,我们所能给予的,只有生命与生命间无声的礼赞,和永不磨灭的记忆。纵使如此,我仍担心: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现他们、走近他们、理解他们的世界。

看电影时,我流泪了;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再次流泪了。——“距离”英雄们越近,我便越发明白:为何“最深的水是泪水”。我喜欢《烈火英雄》,更将牢牢记住扑救大连7·16大火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我想,这也是影片的最大意义所在,正如电影首映时,剧组成员们所说:“请忘掉我们,记住那些英雄。”

【电影名片】

中文名:烈火英雄

外文名:The Bravest

出品公司: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陈国辉

类型:剧情、灾难

主演:黄晓明,杜江,谭卓,杨紫,欧豪,侯勇,刘金山,丁嘉丽,张哲瀚,谷嘉诚,印小天,高戈

上映时间:2019年8月1日(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
//www.846288.com/2019/10/29/%e4%b8%ba%e4%bd%95%e6%88%91%e7%9c%bc%e4%b8%ad%e5%b8%b8%e5%90%ab%e7%9d%80%e6%b3%aa%e6%b0%b4/feed/ 0
恐惧之原上的火光——我看电影《破晓时分》 //www.846288.com/2019/09/11/%e6%81%90%e6%83%a7%e4%b9%8b%e5%8e%9f%e4%b8%8a%e7%9a%84%e7%81%ab%e5%85%89/ //www.846288.com/2019/09/11/%e6%81%90%e6%83%a7%e4%b9%8b%e5%8e%9f%e4%b8%8a%e7%9a%84%e7%81%ab%e5%85%89/#respond Wed, 11 Sep 2019 08:25:37 +0000 http://df.sh70119.com/?p=13247

编者按

惊悚恐怖片是电影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以灵异、怪诞、神秘、罪行为题材,利用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来制造惊悚效果,是电影院的放映常客。在今年的丹尼斯电影节上,一部由阿里斯泰尔·班克斯·格里芬执导的电影《破晓时分》让人们对普通惊悚恐怖片又多了些思考。

影片讲述现独自生活的女主角曾是一名著名的反文化人士,在1977年“山姆的夏天”事件中,她几乎与外界隔绝。当她更甚陷入孤立时,一个看不见的折磨者开始利用着她的弱点。午夜门铃的骚扰,大街上的打砸抢,女主孤身独居,黑人快递员,人渣警察等……加之深夜的暗光,使影片充满了惊悚感。但影片最后的那场大火,也让该篇在普通惊悚片中有“破晓”之意。破晓时分是最黑暗的,破晓时分也是最亮的,这种象征性值得细细回味。

(栏目编辑:谭 婧)
李佳/文

恐惧是人的诸种情绪之一,也是最令人费解的一种。凡人心中,皆有恐惧;人心如野原,恐惧一旦滋生,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将如原上荒草,恣意生长。

在当代电影领域,随着人们不断穷尽各种外在可能,对内在的探索开始增多。自希区柯克大开先河之后,惊悚心理剧逐渐成为一种电影类型。《爱德华大夫》《机械师》《穆赫兰道》《万能钥匙》《恐怖游轮》等一批优秀的惊悚心理剧,纷纷走进大众视野,撞击着观众内心。阿里斯泰尔·班克斯·格里芬导演的电影《破晓时分》,是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影片之一,它也是一部惊悚心理剧。

这部电影不太好懂。故事主线若有若无,人物关系松散随意,节奏有些缓慢,情节有些沉闷,绝大多数是女主人公琼·利的独角戏。若想从通常“欣赏人的故事”角度,来理解这部电影,注定是徒劳的,因为《破晓时分》的真正主角,并非琼·利,而是恐惧本身,更确切地说,是人深层的、内在恐惧。影片以琼·利的视角切入,展现了恐惧的表现形式,试图探讨它来自何方。

与许多惊悚心理剧一样,《破晓时分》的角色代入性非常强,其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附着于女主人公身上,从而获得了与她相近的心理体验。刺耳的门铃声,躁动的街道,幽深的楼梯,沉闷的天气……无不牵动着情绪,昏黄的影像,恰到好处、抑郁不安的配乐,时刻刺激着感官。以至于,从女主人公紧张的双眼、裸露的双脚、受伤的左手,和室内成堆的垃圾、纷飞的苍蝇等微妙细节上,观众体验到了某种真切的痛苦。这“痛苦”是一以贯之的,它随着情节深入,乃至到达某个顶点,在此,观众与女主人公一起,获得了某种近乎窒息,又不断挣扎、寻求突破的欲望。从这些方面来看,《破晓时分》无疑是成功的。纵然许多人并未真正看懂它,但在影片结束之时,剧场里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

导演拍摄这部影片,是有“野心”的。其野心,在于解剖人类的“恐惧”。为此,影片进行了一系列、不遗余力的铺陈和演绎,呈现了多种恐惧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是对孤独的恐惧。影片几乎是女主人公琼·利的独角戏,而琼也正是一位独居者,她从不离开房门半步,尽可能与外界切断联系。然而,在这种极端孤独的行为模式背后,隐藏的却恰恰是她对孤独的极端恐惧。她不安地拨打姐姐的电话,口上回绝了姐姐来探望,却在姐姐到来后,表现出愉快和安心;为她送食物的便利店小工弗雷德,她只见过一面后,便产生了依赖心理,她甚至盼望着弗雷德来,最后还把对她最重要的东西也交托给他;她还主动打电话预约“牛郎”上门,与后者发生了亲密的关系和交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所住的公寓,是奶奶留下的,虽然奶奶去世多年,纵然这个街区已变得混乱不堪,她却仍然觉得这里最安全,这种安全感,正来自于她对亲情的期盼,以及希望被亲人接纳的渴求。

还有,对暴力、伤害乃至死亡的恐惧。对此,影片用了明示和暗示两种手法呈现。电影一开始,就对琼不出门的原因给出解释,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山姆的夏天”恶性刑事案件。这是一个真实案件,1977年夏,一位自称“山姆之子”的人,持枪随机、连续射杀无辜路人。而琼不仅时常抱着收音机,紧张关注此案进展,还在别人无意中提起此案时,产生超强的应激反应。除此之外,“暗示”也无处不在。比如:姐姐担心琼的安全,给她带来一支枪,见到枪的一刻,琼本能地抖动了一下,而后,她趁姐姐不注意,把枪藏进了地板下、一个十分隐秘的夹层里。还有,琼会时常靠窗向外张望,每每看到街区的小流氓打架,她的脸上都会略过明显的焦虑。

还有一种最重要的恐惧,不容易看出,却贯穿全片,就是对命运的恐惧。对此,导演用心最深,也隐藏得最深,因为对于命运本身的恐惧,不只是琼·利的,也是每一个人的,只是不同的人,因际遇、环境等有所不同,自身命运和恐惧程度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战胜恐惧、与命运作战,是人类的共同课题,它关乎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原因。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大量意象性“符号”。比如,琼的房门琐起的三道锁,这些锁,象征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用以自我保护、但也形成自我禁锢的某些身份;琼赤裸的双脚,对这双脚,影片给了大量特写镜头,它们一次次试图迈向门外,又一次次缩回,它们象征着人们以真实自我面对生活的勇气;还有最重要的,也是最精彩的一个,即时常响起的门铃声,琼每次去应答,都无人接听,对此她十分懊恼、甚至报警,而这些门铃声,正是命运在扣门,正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旋律一样,它不可预知、近在眼前、令人惶恐,而克服对门铃声的恐惧,直面这些声音,不仅是琼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些深层恐惧,以琼·利的视角演绎出来,看在观众的眼里,牵动着后者经历了担心、焦虑、不安,甚至痛苦。然而这些,却并非电影给人的体会,而是人们碰触到自己的内心所获得的体会;欣赏这样一部惊悚心理剧的过程,其实是一场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对自己内心的洗礼。没有什么,能像认识内在恐惧一样,更好地了解自己了。人心,就是恐惧之原。所谓恐惧,正是人心对某种现实或未来危险的无限放大,而被放大的,正是个人经历的总和、也是自己最为关注的东西,它们共同组成了“真实的自我”。

虽然《破晓时分》的总体基调是沉郁的,而导演内心其实并未放弃希望,他为影片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影片最后,在一场全城停电中,琼·利点燃了蜡烛,微微烛火,宛如心灯,让她在黑暗中更看清了面前的街区、远方的城市。大停电引发了大骚乱,城市处处燃起熊熊火光。从“烛火”到“大火”,琼也完成了一场自身的超越,她走出了房门,站在处处火光的街区,望向远方……

随着日色初升,电影的色调逐渐由昏黄变为明亮。至少当下,恐惧之原上的荒草烧尽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电影名片

中文名:破晓时分

外文名: The Wolf Hour

导演: Alistair Banks Griffin

编剧: Alistair Banks Griffin

主演: 娜奥米·沃茨、杰里米·博布、詹妮弗·艾莉、艾莫里·科恩、布雷南·布朗

类型: 剧情,悬疑,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1.26

片长: 99分钟(圣丹斯电影节)

]]>
//www.846288.com/2019/09/11/%e6%81%90%e6%83%a7%e4%b9%8b%e5%8e%9f%e4%b8%8a%e7%9a%84%e7%81%ab%e5%85%89/feed/ 0
惧火英雄的另类传奇兼论好莱坞“大片”为何能取得成功 //www.846288.com/2019/05/20/%e6%83%a7%e7%81%ab%e8%8b%b1%e9%9b%84%e7%9a%84%e5%8f%a6%e7%b1%bb%e4%bc%a0%e5%a5%87/ Mon, 20 May 2019 03:44:24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10655

编者按

说起漫威,喜欢看电影的人们一定不会陌生。随着对一个个漫威超级英雄的塑造,漫威电影基本不会令人失望。去年11月,亦正亦邪的超级英雄“毒液”的个人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上映,影片改变自漫威漫画,讲述了身为记者的埃迪·布洛克在调查生命基金会老板卡尔顿·德雷克的过程中,事业遭受重创,与未婚妻安妮·韦英的关系岌岌可危,并意外被外星共生体入侵,他历经挣扎对抗,最终成为拥有强大超能力、无人可挡的“毒液”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亮点在于,第一次以反派角色作为电影的主角,它的很多正义都充满了偏激的一面。在男主的影响下,毒液变得更加人性化,但同样在毒液的影响下,男主也变得比过去更加暴躁。或许这就是在说,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一面,只是比例不同。在遇到一件事时你是英雄还是魔鬼,就取决于你心里的善恶比重到底是多少吧。

                                      (栏目编辑:谭 婧)
李 佳/文

浑身漆黑、黏黏糊糊,一脸白眼睛、红舌头,贪吃,惧火。——这就是“毒液”,2018年又一脍炙人口的好莱坞“人造”英雄。

之前看到《毒液》海报,对着他这幅模样,个人真表示难以接受。可电影上映后,招架不住朋友们接二连三推荐,我也终于走了影院,兴致勃勃地欣赏完后,居然觉得:这“怪物”非但不恶心,甚至有点可爱。

作为漫威系列电影,《毒液》延续了一贯的好莱坞大片风格:主人公是loser,无光环、气场弱,最初泯然于众人,唯有内心的良知,发出微弱光芒,而后因为一个偶然机缘,他获得了世人无法企及的能力,又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收获完美结局,由此晋级为“大英雄”。

“小人物”的晋级之路或“英雄”的自我超越,正是好莱坞电影的两种常见主题。多年来,从单片到系列电影,不管是DC还是漫威,无论故事讲得多么天花乱坠,总归“万变不离其宗”。纵然如此,好莱坞英雄主题大片却一再收获傲人成绩,从来也不缺观众。相比于此,国内电影市场,近20年来由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所开启的“大片风”,表现就显得惨淡得多。

既然“套路”相仿,效果何以差距如此大呢?个人认为,这主要源于二者“关注点”的不同。好莱坞导演更关注于“人”,无论故事主线怎样相近,都始终着力于探讨人性、抑或个体的差异与个性,纵使故事情节再老套,因为人物各自“开花”,终将迎来不同的出路与结局。而国内导演则更关注于“表达”,即阐述其自身的文化和艺术追求,这样一来,无论故事怎样机巧,都只是一个载体,在导演大张旗鼓的“表达”之下,荧幕前的观众,显得十分渺小,稍不留神就会游离在外,只有错愕的份了。所以,无论立意如何,好莱坞电影至少亲切有加。我个人也更喜欢这样的影片。

《毒液》就是一个例子。故事本身虽然平凡无奇,而作为主人公的“小人物”艾迪却“小”得有模有样。对待身边人,他有其真挚,也会耍心机,甚至有时还让人讨厌。对待世间事,他有他的不卑不亢,面对老板的淫威,他做出了自己的坚持,并为此陷入许多普通人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失业、失恋。好莱坞导演特别注重细节的描摹,在主线故事发展进程中,艾迪对流浪女的友善、对便利店老板遭受欺压的不平,都被非常细致地表现出来。正是这些仿佛微不足道之处,让艾迪变得生动,如在眼前;也正是这样的生动,使得人物有血有肉,小而不卑、小而不俗。

毫无疑问,艾迪获得超能力的过程是老套的。相信,导演也知道这一点,故而他剑走偏锋,对“超能力”本身进行了加工。于是,这个“超能力”也显得与众不同:它有自己的个性。跟钢铁侠的铠甲、绿巨人的微量元素辐射、美国队长的基因变异等都不同,艾迪的超能力是“人”——确切地说,一位会“附身”的外星人。这就让影片大大出彩:在艾迪被毒液“附身”后,主人公徒然变成了两个;对人性的描写也瞬间分成两条线,而且这两条线是平行发展、各有千秋又互相作用的;尤其是艾迪和毒液之间互为你我的共生关系和诙谐风趣的对话,更使影片增色不少。

在丑陋的外表之下,毒液有许多可爱之处,比如:贪吃,在一些紧张激动的瞬间,他首当其冲想到吃,这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营造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同时,正是贪吃让毒液更有“人性”,他爱吃巧克力的梗,广为影迷们津津乐道。此外,在他嚣张、残忍的性格基调之外,还有一股执着,他在选定艾迪后,异常坚持,即使被逼出体外仍不离不弃,甚至不惜对艾迪让步。同时,他还有一些爱炫耀、爱八卦,集“不良少年”和“七姑八姨”于一身,如此个性张扬而丰富的外星人,纵然丑了点儿,怎能叫人不喜欢呢?

而这样的毒液,当然需要一位能匹配的“宿主”,和毒液一样,影片对艾迪性格的塑造也相当到位,颇具复杂性和层次感,甚至称得上“亦正亦邪”。艾迪有成为英雄的潜质,如前文所说,他对弱者始终保有同情;但他的性格中亦有狭隘和不可控的一面,这一面如果被放大,那么人物也很可能流向反面。这样的性格设定,与通常自带光环的主角形象大有差别,故事的发展也更多依赖于主人公自己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而影片的吸引力也来源于此。非但如此,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还埋下诸多伏笔,让续集有种呼之欲出之感。

如此两位主人公相遇,啼笑皆非的效果便产生了,而故事也走入自己的“个性化”曲线。一番纠结之后,loser艾迪决定去挑战大boss、拯救地球,而外星loser毒液,也与其同仇敌忾、放手一战。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看似没什么希望。但正是火——毒液这些外星人最怕的火,改变了战局。在一场同归于尽式的爆炸后,艾迪在大火中获得意外的胜利。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绝境逢生、浴火重生将艾迪和毒液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而在自身弱点上闪耀光芒的毒液,也因此成了当之无愧的英雄。

据悉,《毒液》在中国内地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18亿,稳居同期影片票房之首。而《毒液》的成功,恰恰代表着“好莱坞模式”的成功,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电影虽首先是光影艺术,但仅有光影,还不是好电影。电影从本质上看,是文学性的,是“讲故事”。文学是人学,电影同样不能缺少人文关怀。好莱坞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时时围绕人性、探索人性,致力于塑造人物,从而使得人物的命运具有自在合理性,这样的电影,当然能够扣人心弦。因为谁也不能忽视:故事是人的故事;而英雄首先是人。

电影名片:《毒液:致命守护者》

外 文 名:Venom

出品时间:2018年

制片地区:美国

导  演:鲁本·弗雷斯彻

类  型:动作,科幻,惊悚

主  演:汤姆·哈迪/米歇尔·威廉姆斯/里兹·阿迈德/珍妮·斯蕾特

片  长:107分钟

上映时间:2018年11月9日

对白语言:英语

色  彩:彩色

]]>
生死“隧道” //www.846288.com/2019/04/17/%e7%94%9f%e6%ad%bb%e9%9a%a7%e9%81%93/ Wed, 17 Apr 2019 04:00:55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10406

编者按:这是一个关于救与不救故事,一场关于政府和人民、媒体与职业道德的思考,一部很有看头的电影。故事里面的种种矛盾冲突和理念碰撞,让每个人有各自的理解,引出了重重令人细思恐极的问题。本刊特邀作家和影评人一同来品评此片。

电影简介

汽车销售员李正洙(河正宇饰)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拨打 119 求救。这则隧道崩塌消息引发各界关注,除了搜救大队,还吸引了大批抢新闻的嗜血媒体,以及逢场作秀只为增添政绩的官员。搜救队长金大庆(吴达洙饰)不仅要研拟救援计划,还需控制现场跟风记者、向作秀官员汇报,恶劣天气的搅局使得救援行动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终于进行开挖,准备救出受难者时,竟发现隧道是个豆腐渣工程。一连串的重击使得希望一一幻灭,更糟的是搜救行动中救难队组长意外身亡、国库的大量花费,引发舆论审判,迫使李正洙无助的老婆世贤(裴斗娜饰)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是引爆现代社会丑恶现象的导火索。

无论什么行业在遇到生命利益的时候也都要为其让路。因为这个世界正是由无数个生命组建起来的,失去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尊重生命

冉利敏/文

看完韩国影片《隧道》观后感触良多。影片朴实无华但直指人心。突降灾难,被卡在隧道里的人内心的无助与绝望以及对生的渴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外面的救援信息以及救援人员的态度和决心决定了他的生死,他的命运是如此脆弱被救援人员所掌控。影片塑造的救援队长的形象非常成功,这个刚毅的男子其貌不扬,但极其善良同时又具有职业操守,既理解被困人员的焦虑以及对生的渴望,又坚守救援宗旨,不把人救援出来誓不罢休,正因为有了他的一次一次的坚持,被困男子才有了生的机会。因此,影片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对于貌似已经救援无望,到底是该放弃还是坚持?到底是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可能已死的受困者,还是节约钱财放弃救援?相信观众如果观看了韩国电影《隧道》,如果你被救援队长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感动与感怀,你就会得出结论:生命是无价的,任何物质财富都可以被复制创造,唯有生命不可复制重来,任何把物质财富与生命等同的讨论都是错层无意义。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的蓝色星球,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隧道》的主题就是表达人类应对生命保持尊重。其中另外一个细节也是彰显了这一主题。被困男子在隧道中还发现了另一位被困少女,生命垂危的少女问他要水喝,瓶子里还剩的一点水是男子是否能活着出去的救命稻草,但男子稍加犹豫之后,还是将水递给了少女,少女在喝了水之后还是死了。安排这一情节导演就是浓墨重彩地再次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少女不能因为即将死去就不要浪费活人需要的救命水,即使一个即将死去的人也要满足她喝口水的愿望,让她有尊严的离开。《隧道》是一部灾难片,也是导演匠心独运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因为只有在灾难面前,各种人性才会碰撞,人性的光芒才会散射出来。

代价

陆海光/文

看完韩国电影《失控隧道》,我的心情很沉重。不同的价值观,对生命的尊重和救援,为何如此截然不同?

一条漫长的隧道,恰如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人之初始,能顺抵善终,想想也是一种伟大的“坎坷旅行”。在这种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谁都难免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一旦中枪,社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不仅是遇难者的福音,也是整个社会的温暖。

李正秀带着蛋糕,驾车回家,准备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车进隧道,突遇山体崩塌,被困隧道,进退不得。万能的手机,把被困者尚生存的信息传递了出去,原本幸福温馨的“生日烛光”突然被无情吹灭。

于是,领导到现场开会部署,记者长枪短炮跟踪报道,救援部门摆开架势解困,安抚受惊家长,一切都像事前演练过般的有序登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遇难者生存信息的中断,“生命通道”位置的误钻打。加上媒体的过度渲染,又使事实变得面目全非。领导层对救援也出现了分歧:已经花了13亿(韩元),会不会救上来一具死尸?

代价,究竟该如何计算?佛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关爱,可以赢得人民的信赖。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可是无价之宝哇!

观影后不久,我读到微信转帖:说瑞典发生了一起婴儿丢失事件。其中动员整个社会找寻“躺着6个月的婴儿车”,令人动容:报警10分钟后,30名警察赶到了报警地幼儿园,并迅速在附近寻找;30分钟后,瑞典全网通缉,所有媒体头版报道搜寻儿童,所有码头港口公路关卡全部关闭盘查;哥德堡出动了所有的警察和警犬,并调动了60多架直升机进行全城搜寻;事发后,许多放了学的学生,下了班的路人都加入了搜寻的队伍……2个小时后,婴儿车被找到,婴儿安然无恙。

瑞典政府看似为一个6个月的婴儿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但他们也一定懂得:赢得人民的信赖和营造整个社会对生命的关爱才是无价的!

《失控隧道》中演技内敛的实力派演员河正宇,将主角被困在隧道内35天的甜酸苦辣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去判断,救援该不该继续?也让观众在社会对被困者的冷漠暗流中,是否也站在了“加害者”的一边?这大概是导演编剧的高明之处。

生者的希望

章慧敏/文

灾难片《隧道》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场,主人公从加油站加油后准备回家与家人一起庆祝女儿的生日,却突然间遭遇了豆腐渣工程——隧道的坍塌,瞬间连人带车被困在一片黑暗和钢筋水泥的碎石之中。对主人公来说,前一分钟还喜上眉梢,刚刚谈成一单大生意、后一分钟坍塌的隧道把他与这个世界割成两半。

有人被埋,而且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务之急自然就是实施积极的救援。开始的救援是紧锣密鼓的,坍陷的隧道前设立了救援指挥部和专业人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天气恶劣,救援实施的难度越来越大,地上和地下的通讯又失联,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们救援的这个生命还存不存在?

每天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救一个是不是还在呼吸的人值吗?相信这个现实问题是世纪难题、世界难道。影片里除了亲人和救援队长在坚持,其他人不是都打起了退堂鼓?我们看到《隧道》的高明之处是把这个现实难题缩小到一个点放到了电影里,然后通过观众的视角去评判社会的人性冷漠或是温暖。

有人说,在长达33天救援无果的情况下,政府决定放弃救援,炸山通路的做法也有他们的合理之处。的确,在现实面前韩国相关部门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但是,电影人也有他们的观点,那就是通过夸张的手法一步一步地由点及面,剥去政府的伪装,说到底是把一面镜子铺陈在观众眼前。

不错,救援就是需要花代价的,哪怕救上来的是一具冰冷的遗体,它至少给生者希望,更让普通人相信:当有一天我被困在废墟里,我的国家会不惜代价百分之百的来救我,我们的生命会被严肃地对待。

说到底,这就是救援的意义,行动远胜于说悦耳的话。

下一次,你可能杀死自己

李 佳/文

韩国电影《隧道》(中国台湾版译为《失控隧道》)不错,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底色和真诚的批判精神。虽然因是小成本制作,在细节和画面上不乏缺点,但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文艺小资”剧,或大义凛然却不痛不痒的“宣传教育片”来,要好得多。起码,《隧道》探讨的是现实社会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且直指人性。

影片给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难题。片中,汽车销售员李正洙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困于塌方的隧道内,因救援队初期判断失误,搜救受阻,随着时间流逝,他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失去联系后更生死未卜;搜救成本不断增加,有人因搜救意外牺牲,一时间,救与不救成了热门话题,在一场民意调查中,65%的民众选择了“放弃搜救”,“民意”下,可能导致隧道二次塌方的工程眼看就要复工,一旦复工,李正洙的生还希望为零……

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也可能面临类似决择。有人联想到著名的“电车难题”(假设一辆失控电车前面的轨道上绑着5个人,旁边另一条轨道上绑着1个人,若你可以通过拉杆让电车改道,你会怎样做),并将这两者做比较,认为都是两难。但我以为不然,两种情境所需衡量的价值是不同的。电影中,处于“天平”两端的是人的生命和搜救成本——虽然搜救也带来了牺牲,但牺牲并非必然,无法预期、也可以避免;而“电车难题”的两条轨道上却都是生命。生命无价,它是人类社会所有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不具有可比性,更不可以被量化。用一条生命与五条生命相比,的确是两难,因为它们同样宝贵,生命的价值不因人数多少而改变;但若是在生命和经济成本、潜在损失间衡量,则生命高于一切,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毋庸置疑。

诚然,李正洙生死未卜,如果坚持搜救,那么在付出巨大经济成本后,很可能挖出的是一具尸体。——那些选择“放弃搜救”的人心中,打的就是这样的算盘。而在这算盘背后,不难看到价值的扭曲:希望再渺茫的生命,也是生命!而将无价的生命与有价的搜救成本相比,试图量化生命价值,其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这样的思想如同一株毒苗,若任由其扎根、生长,必将繁衍出一连串“毒树之果”,其危险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个骇人的案例:一伙犯罪分子专们寻找智障人士,将其骗走后送进煤矿打工,伺机制造事故、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后伪装成被害人家属骗取死亡赔偿金。也许这个案例的情形有些极端,但却是真实的。若人命可以量化,它就可能沦为换取死亡赔偿金的“货物”,也可能……还有什么是不能发生的呢?果真如此,人类社会的底线又在哪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难道不会人人自危吗?

回归到影片的情境中,若最终李正洙的生命输给了搜救成本,若你恰好也是那65%的一员,那么,你如何确保下一个被投票的人不是你?世事无常,从今以后,你还敢进入那条隧道吗?

从电影本身出发,解析电影镜头的作用,透视电影内的各种BUG。

隧道黑暗

孙建伟/文

灾难加讽喻叙事成为韩国电影的一种类型,既源于电影人的不懈追求,也“得益”于现实中不断涌现的货真价实的灾情,它们日益丰满着电影的槽点,借以彰显艺术家的社会良知。电影《隧道》中,李正洙被困于坍塌的隧道濒临绝境,他的汽车销售员身份也许是对韩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的反讽。实际上,对“豆腐渣工程”的拷问焦点是进入高速发展却无法踩下刹车的经济社会困境。在隧道废墟这个平台上,代表官方和社会的国家安全部官员和媒体纷纷登场,只不过官员是装逼的,媒体是无良的。虽然有点程式化,但笔触十分犀利。正能量的代表是救援队长金大庆。正是他对抢独家、占头条的记者一阵猛呛,才遏制了消费灾难的势头。不过媒体并没有因为金大庆的咆哮而收敛,当获知李正洙被困隧道第17天将要被救出的消息,一直憋着制造大新闻的记者竟然表示:啊,好可惜,要是再过一天就能打破纪录了。这个槽点隐喻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而被称为“社会良心”的记者却堕落至此。

选择隧道作为抨击“豆腐渣”工程的道具,借隧道塌陷后的“黑暗”揭开韩国社会各种现实疮疤,李正洙困兽犹斗般的挣扎则是对“黑暗”的抗拒。金大庆对救援的坚持和对人类生命尊严的执着透露了导演企图以“塌陷的隧道”唤起国民的内省。《隧道》的成功说明,韩国人没有对当年“岁月号”渡轮翻沉导致300多人的死亡惨剧失去记忆,相反,人们耿耿于怀,对层出不穷的市政工程(地铁、桥梁)、航空、大型CBD(比如韩国第一高楼乐天世界大厦)、食品安全以及越来越泛滥的高科技产品忧心忡忡,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不是“小伙伴欢呼雀跃,点赞一片。”

国民安全处官员和新闻官属于同一条战壕,金海淑在新闻官的指挥下,与到达救援现场的李正洙妻子轮番摆POSE合影,那笑容洋溢着关切和慈祥,的确训练有素。如此画风耳熟能详。

一条隧道,说的是交通工程质量,更连接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更宽泛的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正是由无数的个体安全组合而成。这个理念是影片坚韧的支撑轴。被困者生死未卜,然而因隧道停滞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救援队员的丧生却明摆着。金大庆的回应是继续捕捉李正洙的生命信息,哪怕是奄奄一息的信息,即便在生命探测仪失效的情况下仍不放弃。

李正洙终于被救出时,长官加媒体再次标配站台。他们要求已经讲不出话的李正洙讲一句话。金大庆俯身李正洙,然后转身向官员和媒体传达了一句话:都给我滚,你们这帮混蛋!(为此他付出了写检讨的代价)这时李正洙对金大庆竖起了大拇指。媒体立即报道,感动了整个国家的李正洙竖起了大拇指,再一次感谢政府和国民的救援努力。这种讽喻还需要解释吗。金海淑面对现场采访的电视记者继续装逼,“这是让我重新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地球还重的日子。”接下来是传统的蒙太奇对比,访谈镜头切到电视播放,电视机旁出现了狗吠声。啊,原来是那只在隧道里与李正洙患难苟延的宠物狗,它正在宠物店接受治疗。这个蒙太奇效果谁都明白,金海淑的话不是像狗叫一样吗?

批判宣泄和科技缺席

陆幸生/文

片长126分钟的韩国电影《隧道》,名列2016年韩国第36届影评奖的“十佳电影”,但在中国某影视网上的评价,仅得7.6分,不算很低,但也不能说很高。

《隧道》表达的灾难,源于隧道建造企业的偷工减料,其讽刺和批判的犀利矛头,直指牟利资本对金钱、势力的不断追求,乃至人性丧失,进而揭示政府的贪婪、虚伪,装腔作势的不作为。作为艺术对比出现的,是基层救援技术人士的执着、不屈和坚韧。批判“高端”丑恶和呼唤国民良知,是韩国电影的一贯风格。影片中对于女部长等官员的形象和表现,有非常明显的标签式脸谱化处理,但能够赢得观众的一片嘘声,导演的苦心、演员的努力,是获得了社会认可呼应的。

对于灾难片,观众总会对“是否要继续救下去”的问题,感到“两难”:在濒临生命极限的时刻,是否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地继续救援下去,也就是说,即使救援成功,得到的仅是一具尸体,那又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不救,又是谁来承担人性、人情、道义缺失的责任?这是钱与命的博弈。遗憾的是,任何一场灾难都是社会性质的个案,没有也不会有同一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法包罗万象的一部电影,是无能为力的。就《隧道》本身而言,其情节及其表演比较到位,凸显了这个难题冲突的幽暗之处。

至于影片中可气可恨的媒体记者,遑论时间、不顾场合、无视生死,只求独家报道“抢风头”的表现,非常出格,也不真实。一般而言,第一时间报道“出事了”,是所有新闻记者都必须做到的职业行为,但是,在所有法律明确、规则确定的国家,对跟踪报道是有限制和规定的,也就是不得干扰,必须保证救援行动的正常进行,否则,就请出局。电影仅仅是个电影,《隧道》中记者表现的疯狂,很有韩国足球式的拼抢风范,这是电影在“消费”观众,在新闻界的实际工作中,是不可取的。

《隧道》有个最大的基础缺席,也就是对当今科技运用的无视。为了复杂情绪的表达,编剧竟然“故意不知道”(观众观后语)如何对事发地点进行定位,而仅仅在地图上进行原始性的操作。事故的发生,由资本贪婪而起;但是,对于救援钻打深井的实际操作,却是打偏了,这在“天空中满是卫星”,GPS定位技术“烂大街”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大有编造之嫌。今天每个观众的口袋里,都装着手机,手机的一大功能就是定位,影片里的钻井打偏了,观众的思考也跑偏了:受难男主角二十多天的手机还能使用,为什么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定位?

受难男主角的手机,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他担心,观众也在替他担心,什么时候没电了,他与地面救援人员怎么联络,他和自己妻子怎么沟通?但是,手机定位功能却被韩国电影惯用的淋漓尽致的情绪宣泄方式,忘记了,舍弃了,扔掉了。这很不真实。

《隧道》是一座斜塔,给善良人们有较高的可看性,但是根基塌陷,经不起现代视点的推敲。

飞出的“黑蝴蝶”

徐明中/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于刚开通的河图隧道,随即引发了整个社会的空前“大地震”,韩国电影《隧道》就此展开了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影片的编导以冷峻的视角展现了隧道事件的始末,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社会众多人物在灾难面前的迥异表现。既有人道主义的光辉(主人公李正洙困守隧道的顽强意志和搜救队长金大庆迎难而上的救援精神),又有自私冷漠的丑陋(媒体记者只为抢新闻,对受困者的死活无动于衷),既有社会平民百姓的无助和悲苦(李正洙妻子世贤被逼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又有当权者隐形的黑色交易和政治算计(隧道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政府官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从谋取政绩到草菅人命等等。)以此引起人们更广泛的深沉思考。

《隧道》无疑是部灾难片,但它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觑。当蝴蝶翅膀扇起的旋风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暴露的问题和激起的巨大震动令人目瞪口呆。从表面上看,韩国的救灾体系似乎很完备,接到李正洙的求救电话后,政府官员、搜救队和媒体记者的行动也很及时。但在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政府官员需要通过救灾树立形象,谋取所谓的“政绩”。媒体记者需要抢播耸人听闻的“一线新闻”博取大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其他的吃瓜群众则抱着好奇的心态看热闹。在多方的掣肘下,受困者家属的痛苦无人问津,搜救队虽然有心救灾却无力回天,他们既要冒着风雪抢险救灾,还要排除现场跟风记者的无端干扰,不厌其烦地向各级政府官员请示汇报,从而大大降低了救援的效率,连连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隧道》事件看似偶发的孤立事件,其实不然,它是社会各种矛盾综合交错的大爆发,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豆腐渣工程”就没有隧道崩塌事故,如果没有上述各种掣肘就没有救援的一再失败,以致最后不可收拾。影片通过“蝴蝶效应”的不断放大,深刻揭露了韩国社会制度的腐朽和大众的道德沦丧,让人们看到了隧道崩塌导致韩国现代社会光鲜形象崩塌的可怕后果,其意义是深远的。因此,叠加的“蝴蝶效应”对于深化电影的主题功不可没,我们应为编导的匠心独运加赏点赞。

一条生死未卜的性命值得动用社会资源到什么程度呢?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生命与现实。

面对生命的艰难抉择

董 煜/文

韩国灾难片《隧道》的情节很简单,一个汽车销售开车经过一条隧道时隧道坍塌,他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等待救援。导演通过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暴露了韩国的诸多社会问题——只会作秀的官僚,偷工减料的工程,不管他人死活的媒体,以及只关心经济损失的商人。救还是不救,这部片子从头到尾设置了无数次的选择,一直在拷问人的良知。在救援的阻力和压力越来越大,连他的妻子都被迫放弃的时候,幸亏还有一个忠于职守信守诺言的救援队长。这个队长其实是导演替观众精心设计的,他熟知观众心里早就有了定论,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应该救人!而救援队长的行为正好给了观众情绪一个出口,于是,被困35天之后,李正洙被救出来了,在经济损失面前,人性占了上风。

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不惜一切代价去救一个可能早已不存在的生命,可能吗?可行吗?

地质灾害发生后有一个黄金72小时的救援法则,72小时以后,就只能祈求奇迹的发生了。我国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型搜救工作也就持续了8-10天,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对政府作出的快速反应非常满意,没有人纠结废墟下是不是还会有活着的人。可是,韩国政府是在李正洙被困第17天才决定停止搜救的,而那些“无良”商人也已经等了整整17天,他们损失的全是自己荷包里的银子啊。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立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可承受的区间,生命无价,只是我们美好的理想,而在很多时候,人只是蝼蚁。一个人和无限大的“一切”,是不能划等号的。

有一种疲劳,叫审善    

张重光/文

隧道坍塌,山崩地裂,一座山的分量,乱石岗一般压在那儿。虽说还有几根钢铁支撑,留下几处窟窿和缝隙,却是随时有巨石跌落的危险。保不齐突如其来的“蝴蝶效应”——远处一块石头的滚落,引发无数石块一哄而下,到那时隧道就水泄不通,压结实了。

一起豆腐渣工程引发的灾难,幸好出事隧道内仅两辆小车,而且都没载其他人,只有那位年轻的女司机载了一条小狗。

不久,女司机因流血过多死了,仅剩下了那位当汽车推销员的男司机和那条小狗。

然而,一天一天又一天,掩埋者的位置竟然一直无法确定,营救队却已经损兵折将,白白牺牲了一个人。

事情由此开始变得纠结了。人心浮动、焦虑,舆论就像跷跷板上的圆球,从同情的这一端慢慢地滚向另一端。

食物没了,水没了,最致命的,是手机终于没电了。三星手机再牛也总有电源枯竭的一刻。在男司机前两天还在拿手机跟老婆及营救队通话时,我就替他捏一把汗,担心电用完。

只要能证明你还活着,外面的人再不耐烦,也没有“见死不救”的借口,政府部门更不敢贸然让营救队撤离现场走人。

因此,即便奄奄一息,气若游丝,只要能将这口气通过手机传出去,那也是活着的铁证。

一旦失去了证明,也就失去了让人来寻找你、拼死拼活来救你的理由了。

如今,是死是活,怎么评估?

人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里面的人,没吃没喝,早超过了最佳营救时间;外面的人,栉风沐雨几十天,不仅尽了力,还死了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所有这些舆情,其实都不是男司机已经死去的理由,而是他应该去死的理由。

真是世事无常,人心不古。

回忆事件刚传开的时候,人们一个个都是无比惊讶无比难受,因为他们很快会想到,如果我是里面的那个人,或者,我是里面那个人的亲人……

那便是设身处地,是一种善,最朴素的善念。

人们充满期待,期待掩埋者平安无事,期待出现营救队在乱石岗中奋不顾身的场面,更期待拨开乱石救出脱险者的那一刻,亲人相拥,万众欢呼……

那场面必定感人,让每一个民众都像受了一场洗,身心愉悦。

然而,人有审美疲劳,也有审善疲劳。一旦救援成了一场遥遥无期的持久战,人们也就不再设身处地,一天天退到第三者的立场“公事公办”了。

原先那份善,在漫长无趣的等待中渐渐消退,了无踪影。

只差那句话还没说出口:随他去了!

也难怪,久病尚且无孝子,更何况对方与自己没一点血缘关系。

至于政府部门,我倒是觉得他们只是在窥测方向,看老百姓的脸色行事。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营救,也是蛮拼的,你可以说他们在“作秀”,但人命关天,谁敢不“秀”?

至于最后打退堂鼓,还让男司机的老婆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实事求是地说,还真不是他们的错。

那也是顺应了民意,毕竟电台、报纸还有电视台,天天在报道,社会舆论几乎一致地认为再耗下去没必要,劳民伤财,白白烧钱。

倘若政府部门再坚持营救,倒是真要被人骂作秀了。

最后电影中,那位男司机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被成功救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拯救他的是那只原先故障的汽车喇叭,突然神奇地被按响了。

当然,与其说是那只喇叭,还不如说是导演和制片人的良善和怜悯拯救了那个濒临死亡的男司机。

不过,影片结尾,他们借男司机和营救队长之口,将一口恶气出在倒霉的政府官员身上,好像是官员们几乎活埋了男司机,这多少有点阴差阳错,对不上口了。

除开豆腐渣工程的原委不说,那是另一部电影的事情,就《隧道》中的那些官员而言,无非只是想在大众面前多露个脸,秀一把。他们一没封锁现场,然后将压土机开进去,掩盖真相;二没威胁记者,不让报道;三没出钱封家属的口。

一切都公开而透明,没隐情可言。

公平地说,没大毛病。

倒是民众的情绪变化,审善疲劳,说明了使人性向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爱一世 //www.846288.com/2018/11/09/%e7%88%b1%e4%b8%80%e4%b8%96/ Fri, 09 Nov 2018 08:19:21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9446 南 妮/文

堺雅人在《镰仓物语》中饰演男主角推理作家一色正和,似已没有日剧《胜者即正义》中演律师的锐气与锋芒,但演一个年纪略长的、宠娇妻的幸福得稍显慵懒的新婚丈夫又似乎正好。故事的前半段,有放松的日常,丈夫写作,妻子做菜,牵手逛街……平静,安好,甜蜜;后半段有激烈紧张、荡气回肠——妻子中了妖怪的计被带到异世界,只剩下身体在阳间,而丈夫满心要找到她的“灵”,不惜亲赴黄泉。前面是夫妻深情的铺垫,后面是夫妻深情的爆发。
妻子亚纪子被妖设计灵肉分离,死神必须将她的“灵”带往 “黄泉之路”,只有减少丈夫的寿命才能延长她在阳间的日子。但是亚纪子宁可孤独赴死,也不愿意让丈夫折寿……美满的姻缘眼看毁于一旦,相爱的男女瞬间阴阳两隔。
幸福来得缓慢,就如一色正和的老保姆对亚纪子所说的,“也有人爱他,但少爷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只有看到你,他马上就想结婚。”——不幸难道非要像幸福的孪生姐妹?
夫妻俩集市中曾遇一老妇,竟是死去之人。那已在冥界的妻子,不放心病卧在床的丈夫,从阴间请了假,来到家里,待丈夫也“往生”,便高高兴兴地相携相伴去乘那“黄泉之车”共赴黄泉之国。黄泉的列车,看上去是老式而温馨的电车样式,与人间无异。去乘车的人仍是生者的面孔、生者的活泼,“死亡”在此真没有那么可怕。死亡可能只是人们换了一个维度一个空间继续“活着”。一色正和的父母正是这样在黄泉之国像在世时一样相亲相爱。
但是一色正和去问列车员,此车什么时候可以返回?却被告知:黄泉之车从来有去无回的。——不管阴间有着怎样的另类可爱、飘渺迷幻,这一世是回不去了 。
“如果没有了妻子亚纪子,那活着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死都不怕,还怕去黄泉?”——一定要把亚纪子从黄泉带回来,这是一色正和的信念。
死神看上去是个通情达理的可爱少年,他在摆弄权杖的时候,还给予你适当余域、变转可能。——这要看你对家人与相伴家人的此“生”,有着怎样的留恋。
剧中一色正和的好友本田死后不舍妻女,死神让他变作动物可以暂且逗留。失去人形的本田眼睁睁看着妻子的同事向妻子献殷勤,妒火中烧……被袭击倒地的“情敌”也是个执着的家伙,“如果不能跟她在一起,还不如死了,来吧!”
由动漫改编的《镰仓物语》,兽界,阴间,鬼怪,乱象,种种奇幻烂漫、多维空间,原来要努力演绎出的,只是两性情感的“执着”两字。
到底是资深戏剧演员出身,亲赴黄泉、舍身救妻的台词从堺雅人口中说出来,有一种天崩地裂的爆棚效果。故事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神佑”永远在意志坚定的执着的人那边。
春天的时候去参加一个婚宴,新郎下跪求婚,发誓要宠爱新娘一辈子。新郎壮硕,新娘娇小,众人仿佛看了电视里的爱情剧,感动莫名。秋天的时候,又去参加一个婚礼,与春天结婚的那对壮硕娇小正好坐在一张桌上。惊骇地发现,发誓要宠爱新娘一辈子的那新郎,一眼都没有瞧自己的太太。太太也没有瞧自己的丈夫。他们顾自吃喝,观赏婚礼,零交流,拒对视。
才只有半年的时间吧?
筹划一个婚礼大致也要半年的时间吧?
他们誓言的声音犹在耳边,人却似已成陌路。
不久之后,就听到两人离婚。
感情就像蓄电池,有的人用起来很快,有的人没有终结。
即使爱一世,那也是很短的时间。一色正和要去黄泉寻回妻子的“灵”,因为做现世的夫妻,光有身体是不够的。他说要和妻子做他们以前一起做过的所有的事情:喝茶,做饭,逛街,散步……人间的美好、生活的可爱,全在那些相伴而做的小事情上。
“平淡中体味出至爱的味道”。——这样的夫妇之道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可以不孤僻不寂寞的人生寄托。
本田的痛苦也即是不能爱一世的痛苦。异度空间的爱是单向的爱。时间奔腾不息,变异一切。沧海桑田,转眼。
日本人的情感片里,“执着”一直是令人感动的元素,是他们婚恋的内核,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起,一直到现在的年轻导演。
是因为不爱才对于日常生活没兴趣吧。关于90后、80后因为谁烧饭而争执动气走至离婚,听闻得太多。看《镰仓物语》里的亚纪子点火烤鱼,做着丈夫心爱的菜,烤焦了心慌意乱;烤好了一脸满足。每一个日常生活普通的场景,夫妇俩都那么和谐、默契、享受,这一世的安心与安然都在“执子之手”中,而一色正和只是个靠稿费生活的穷作家。“相敬如宾”是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夫妇之道,相爱是需要仪式感的。我们的国粹,如今被日本人拍得如此唯美。正因为在日常中有那么多平凡的幸福,有这一世珍贵的甜蜜,才会有为爱搏命赴死的浪漫。日常与浪漫这美丽的两极令人信服地聚集在爱的名义之下。称此片为冷漠当下的“治愈系”,“关于爱的救赎”,都对。
影片童话的色彩在于,通过灵异世界宣称:一色正和与亚纪子前一世也是夫妻,经过800年的轮回,仍做了夫妻。
西方文化爱说“丘比特之箭”。
前世之缘之说,觉得今人似乎也要信一点,至少在闪婚闪离面前慎重一些,再慎重一些。没有爱,你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了 。
不能安然于日常的人,往往也不能拥有浪漫。
再说得透彻一点,世人的不幸福,都是因为我们不够高贵、不能坚韧,肤浅、自私、善变、贪婪……

]]>
是谁点燃了“三块广告牌” //www.846288.com/2018/10/12/%e6%98%af%e8%b0%81%e7%82%b9%e7%87%83%e4%ba%86%e4%b8%89%e5%9d%97%e5%b9%bf%e5%91%8a%e7%89%8c/ Fri, 12 Oct 2018 08:19:45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9270

编者按
在过去不久的奥斯卡奖角逐中,电影《三块广告牌》凭借其出色的素质收获了许多观众和影评人的支持。影片讲述了1987年美国股灾之后,美国密苏里州一座小镇上,一位绝望的母亲米尔德丽德因女儿惨遭奸杀而追凶无果,无奈之下在路上竖起三块广告牌与警察局对峙,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的故事。
电影从心碎开场,由解脱落幕。小镇里有愚钝和暴力,但这些不是电影着力呈现的内里,反而是经历了血和火后,最终的结果其实被淬炼得很柔和。故事看似充满了黑色和荒诞,却又恰恰凭此,展现出了人性中的暖色。

李 佳/文

如果说2018年有哪部影片不容错过的话,那一定是《三块广告牌》。
由英国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山姆·克洛威尔等主演的犯罪剧情片《三块广告牌》一经上映,就斩获了包括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在内的众多大奖,好评如潮。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在美国西部的一座小镇(Ebbing)上,一位年轻女孩惨遭奸杀,整整7个月破案毫无进展,于是绝望而愤怒的女孩母亲,在通往小镇公路旁的三块广告牌上,打出质问警方的广告,通过这种孤注一掷的方式向警方“宣战”。
然而,此举却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不同人群的观点与情绪如怒潮般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很多人认为,影片难懂,或者说只能理解到皮毛。还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解析,甚至有用到精神分析法的、有讨论影片“几何结构”的。我想,这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它用单纯的故事,极简的表现手法——甚至简洁到没有哪个场景、哪句台词是多余的,编织出交结的人物关系、多层次的人性结构和环环相扣的推进脉络,让大屏幕前、不同思想和生活背景的人从中“各取所需”,看到自己心里想看的东西,从而将情感投射其中。
而我看到的——若非用某个词汇来描述的话——大概就是:愤怒。“如果愤怒得不到宣泄,就会酝酿出更深的愤怒”,这句台词,在影片接近尾声处,借多位主人公之口,被复述了好几遍。而在此之前,这种可以称之为“愤怒”的情绪,早已在影片里处处弥漫。
影片开始于一片沉郁的雾气中,随着女主人公奔驰于公路上的车,这股沉郁也被慢慢拉进小镇。女主人公——被害女孩安吉拉的母亲米尔德里德对警方是愤怒的;而因为广告牌将矛头直指警长威洛比,警员迪克森对女主人公、对广告商、乃至每个站在女主人公一边的人都是愤怒的;儿子对母亲的行为是愤怒的不解;甚至在母亲的回忆里,女儿遇害前,她们之间还发生过愤怒的争吵;而当警长威洛比(因身患绝症)自杀后,几乎全镇人都陷入了愤怒。
就这样,三块广告牌被点燃了。夜幕深邃,无知而欢快的三簇火苗,映红了漆黑的公路,和深不见底的夜空。——黑色的大幕,被硬生生撕开了口子。耀眼的疼!这场火,紧接着引来另一场火。出离愤怒的母亲米尔德里德,第二天深夜放火烧了小镇警察局,而警员迪克森阴差阳错地在火中被烧伤:当时,他正在警局里读威洛比警长留下的信;火起突然,他读得专注,耳朵上还插着耳机。
威洛比警长的信,是关于爱的,他说迪克森具备做一名优秀探员的条件,只要再多懂一些爱。而两场大火却纯粹地表达愤怒。强烈的反差,让火光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然而,正是这两场火,成为影片的重要转折点。站在燃烧的警察局旁,看着被烧伤的迪克森,坚硬如铁的米尔德里德,眼里写满不安、心里充满愧疚;面对大火,迪克森拼命抢救出来的,正是安吉拉案件的卷宗;病房里,迪克森眼含热泪、向前日被自己扔下楼的广告商道歉;餐厅中,随着半瓶白葡萄酒一起,米尔德里德放下了对前夫的怨恨;酒吧里,迪克森为追查真凶不惜被打得头破血流……之前剑拔弩张、要与全世界为敌的人们,一点点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是的,愤怒必须有出口: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只要给他们契机,他们就会回归理性、达成谅解。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真正的敌人,如果有机会看到全部真相,人们就会发现:自己与所谓“敌人”之间,只是缺少某种客观体认。很多“过不去”的坎儿,一旦站在对方角度来看,也许就会烟消云散。
而愤怒本身,也并非我们所见的那样简单,它们大都是内涵性的,有深层原因和发展过程。那些触发愤怒的事件,也许只是引线。米尔德里德的愤怒,看似来自女儿被杀、案件迟迟未破,慢慢地我们发现她长期遭受家暴,人老珠黄后,丈夫又跟一个19岁的年轻女孩儿跑了,留下她独自抚养一双儿女;迪克森的愤怒,看似来自广告牌,当我们“走进”他的家,才知道他父亲早亡,是他独自承担全部家庭责任,同时他还是一位不敢正视自己的同性恋者。至于小镇居民的愤怒——有一部分是愤怒吧,其实大部分只是起哄,恐怕需要研究一下美国现当代经济史了:Ebbing是一座几乎被美国现代发展遗弃的西部小镇,尤其是1986年经济大萧条后,失业率增长,人口大量外流,小镇陷于不安、惶恐和无聊之中;倒回到影片开头,不难发现,故事就发生在1987年,所以三块广告牌何以在全镇引起轩然大波,不难理解了吧?——有的人是移情,有的人是借题发挥,还有更多人是自我宣泄。
一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揭开三块广告牌起火之谜。到底是谁放的火呢?也许,这并不重要。它是一场无名之火、隐喻之火。三块广告牌点燃了Ebbing镇上一波又一波愤怒,它们自己也必将“引火上身”、在无法控制的怒火中燃烧。大火之后,所有的愤怒都化为灰烬,只要吹过一阵风,就将灰飞烟灭。风过灰冷,云淡风轻。
在影片尾声,米尔德里德在和迪克森驾车前往俄亥俄州的路上,这位愤怒的母亲,第一次笑了。笑得那样好看。沉郁的雾气散了,这个清晨阳光明媚,翠色清新。影片没有给出确切结局,或许这样也不失为一种结局吧,谁说不能一笑泯恩仇呢?

(栏目编辑:谭 婧)

【电影名片】
中文名:三块广告牌
外文名: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制片人:格雷汉姆·布罗德本特
类型:犯罪剧情片
片长:115分钟
上映时间: 2018年3月2日(中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
平行的世界 //www.846288.com/2018/09/10/%e5%b9%b3%e8%a1%8c%e7%9a%84%e4%b8%96%e7%95%8c/ Mon, 10 Sep 2018 08:57:38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9023

编者按
在好莱坞动辄烧钱几亿美元的大制作中,《源代码》绝对是一个异类。投资不大,创意绝妙,表演精彩,结局出人意料。
影片讲述了一位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处在一辆前往芝加哥的火车上,并就此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电影的主人公在战争中殉职,重伤的身体被一家研究单位所利用,让这名殉职军人的脑电波返回到列车未爆炸之前的一位乘客身上,利用8分钟的时间,找出凶手并将其绳之以法。电影前后将男主角送回爆炸列车达到多次,每一次,主人公的心理都产生微妙的变化,对自己处境的了解更加深入,直到坦然面对自己死亡的现实,并且真正接受了这项拯救百万人生命的艰巨任务。
如果你是主人公,给你8分钟的机会,你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吗?

李 佳/文

一切,终结于一场爆炸。
碧蓝的湖水,幽静的树林,穿林而过的列车……模糊,扭曲,寂静而又喧嚣,美丽而又诡异。列车上,靠窗而坐的男主人公猛地惊醒,在他对面的是一个陌生女子,身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就连女子喊他的名字“肖恩”,也那样陌生;卫生间的镜子,照见自己,却呈现出一张素未谋面的脸……全错了!错得猝不及防。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梦境吗?何以梦境如此真实?
还来不及细想,爆炸就在身后猝然发生。火光中,一切灰飞烟灭: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陌生的自己……全卷入一片红光,进而陷于黑暗。
荧幕前,观众脑海里刚建立起来的世界,也随之分崩离析。
在英国导演邓肯·琼斯执导的科幻影片《源代码》开场没多久,观众预期即被彻底打乱:主人公死了吗?列车没了吗?说好的“主角光环”呢?爆炸怎么能说发生就发生?
“欢迎回来,斯蒂文斯上尉!”温和而坚定的女声,一声声呼唤,观众也渐渐由震惊中平复,随主人公的视线来到一个新地方:杂乱无序的破机舱,一个巴掌大的屏幕,成了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出口。
“我在哪?”主人公茫然地问。观众内心也在发问。
男主人公本名柯尔特·斯蒂文斯,美军上尉,飞行员,原本正在阿富汗作战,当下被选中参加一次秘密任务。这个任务隶属于名为“源代码”的政府试验项目,其目标是:找出安放在一辆开往芝加哥的城际列车上的炸弹,并挖出元凶!——就在今晨,这辆列车发生爆炸,整部列车都被炸毁,乘客无一幸免。凶手宣称:下一个目标,是芝加哥市中心,留给政府的时间只有六小时。
之前的疑问一点点被揭开。主人公之前看到的景象,正是在被炸毁的列车上,那是爆炸前的8分钟:人死后,脑电波还会把生前的记忆保留8分钟;而“源代码”项目将主人公的脑电波移置到一位遇难乘客身上,与其他乘客的脑电波碰触,从记忆碎片中找寻真相。列车其实已荡然无存,主人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死者;他的所见所闻,全是幻象。只有凶手是真实的,必须找到他,才能阻止新的悲剧发生。——之前的扭曲、无序,似乎进入某种新秩序。观众预期也随之重建:寻找凶手,阻止爆炸。
穿越!不停地穿越。一次,两次,三次……八次!
随着男主人公不断“穿越”,一个又一个8分钟反复上演,观众眼前的世界被不断打乱、重建……出乎意料的事接续发生:主人公爱上了邂逅的女子克里斯蒂娜;每个8分钟似乎是同一时段,却又不完全相同;在每一个8分钟里,他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又会带来不同结果。更意外的是,主人公偶然发现他自己也是幻象:现实中的他已经死了。
“幻象”可能成真吗?能否在幻象的真实里阻止爆炸?随着主人公的苦苦求索,观众的心也不知不觉发生偏移:寻找凶手的愿望,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代之以对主人公和整车人命运的关切。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可不可以获得救赎?——邓肯·琼斯导演用影片将人们引入了另一种逻辑的真实。
终于,主人公说服了项目执行者戈德温,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又一次(第9次)回到列车上。这一次,他成功拆除了炸弹、控制了元凶;这一次,在8分钟之后,世界没有终结,我们的英雄抱得美人归!“幻象”的世界,又迎来了新的可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可能里,影片进入尾声。
《源代码》是典型的科幻电影。我原本不太喜欢科幻电影,对此剧却一连看了3遍。像我一样被吸引的,还有许多观众。上映当年(2011年),这部投资仅3200万美元的低成本电影,在全球范围创造了超过1.2亿美元票房,邓肯·琼斯导演也因此名声大噪,此后他的科幻影片,在竞争残酷的好莱坞终于站稳了脚跟。
影片何以如此成功?首先,导演和编剧都是讲故事高手,如前所述,他们牢牢掌握了观众心理,通过对故事进程的巧妙设计引导观众预期,把观众一步步带入到他们的节奏里、与主人公建立心理关联,进而认同影片的逻辑、产生移情与共鸣。当然,这些都是潜在的、技术性的。在内容上,影片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那就是对“平行宇宙”的探讨。
“平行宇宙”是量子物理学术语,也称“平行世界”,它是理论上无限个或有限个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其观点由来已久,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更不断引发热议。对“平行宇宙”的探讨,催生了新的世界观:此世界之外,可否存在彼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是如此;在另一个世界,又是怎样?在不同的世界,生活是否有多重可能?影片中,主人公的每一次“穿越”,其实都到了一个新世界;他所经历的,不是同一事件的不停重复,而是多重世界的平行演进。
近年来,也有许多电影探讨过“平行宇宙”,着墨或多、或少,较近的、关注度较高的如“漫威”系列的《奇异博士》。不管“平行宇宙”之说成不成立、“平行宇宙”的世界观是否只是假想。像这样的探讨,都给我们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维度,至少是创作、想象与欣赏的可能;也为一成不变的现实增添了几许奇妙意味:只有承认多重可能的世界,才更加可爱、更加有趣。
《源代码》中的“平行宇宙”,还制造了一种现实不可能的温暖和慰藉。当主人公第九次“穿越”、解除危机后,本该天崩地裂的瞬间,车厢中的每个人都沉浸在由滑稽艺人带来的欢乐里,笑容绽放在他们的脸上。——那是他们活着的模样,也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在这个有过太多灾难的现实世界里,相信每一位坐在荧幕前的观众,都禁不住为这种可能而动容。曾经的那么多逝去:亲人、朋友、乃至毫无关系的陌生人……都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着:也许“911”事件在其他世界只是幻影,也许马航“MH370”客机早已在另一个世界抵达,也许……邓肯·琼斯导演用电影给了现世的人太多“也许”,每一种都是希望!所以,每当看到影片接近尾声那些渐次扩大的笑脸时,我眼中总禁不住泛着泪光。
有许多关于《源代码》结局的讨论,很多人表示不懂这个结局。我也是看到第三遍时才恍然大悟的:原来,收尾之处的人和事,都属于另一个世界——由主人公最后一次穿越、所救赎的新世界;不只逝去的人们,活着的人,生活也可以有其他可能。平行世界,似是而非,到底还有多少种可能性呢?也许,影片根本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等你来追寻。

(栏目编辑:谭 婧)


【电影名片】
中文名:源代码
外文名:Source Code
导演:邓肯·琼斯
编剧:本·瑞普利
制片人:霍克·科奇、马克·戈登
类型:科幻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维拉·法米加/米歇尔·莫娜汉
片长:94分钟
上映时间:2011年8月30日(中国内地)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
一样的酷烈,不一样的情怀 //www.846288.com/2018/06/12/%e4%b8%80%e6%a0%b7%e7%9a%84%e9%85%b7%e7%83%88%ef%bc%8c%e4%b8%8d%e4%b8%80%e6%a0%b7%e7%9a%84%e6%83%85%e6%80%80/ Tue, 12 Jun 2018 02:24:21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8440 南 妮/文

现在的80后,90 后,00后,已经没有人知道王心刚的名字了。70后以前的人,谁不知道他!谁没有看过他的电影?谁不喜欢他那英俊无比威武无比的面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勐垅沙》《海鹰》《秘密图纸》《侦察兵》《烈火中永生》《南海长城》《知音》……他将我军军人的形象刻画至完美至顶级,他当然是过往年代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军人,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他只有一次爱情一次婚姻,照顾病妻数十年,晚年,乐做慈祥的外公与爷爷。
他是演艺界的一个神话。如此才华横溢,又如此低调做人。当八一厂厂长期间,他上班是骑自行车去的;结束了演员生涯之后,再不染指制片、幕后之类可以名利增收的电影副业,他说:我就是一个演员。见过英俊的男人,没见过如此不把颜值当回事的男人;见过有名的艺术家,但没见过如此纯粹如此质朴的艺术家。
与一帮60后的男女聊明星。
“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
“王心刚。”
“你呢?” “王心刚。”
男人的答案与女人的答案一致。
仲星火过世的消息发布后,同事遵领导嘱把已经拼好的副刊版面,换上悼念仲星火的文章。其间,在工作程序上遇到些麻烦,同事有些不耐烦了。
“你就看在仲星火的面上吧。”
如此劝说她。
“要是王心刚我就乐意!”
我们都笑起来。哪有这样的说!知道她深爱自己的偶像,也不能拿生死这样的大事来胡扯呀。
“你们的大炮是怎样保养的?”
谈论着王心刚的光辉形象,众人一一回忆那些著名的片中场景:《侦察兵》,王心刚装扮成国民党军官,白色手套,在大炮沿口潇洒一撸,皱着眉,对“手下”一群傻瓜说。
战战兢兢——国民党那些虾兵蟹将。也不想想,这样一个气宇轩昂的人物,是你们队伍里该得的?这样的一个绝世英雄,会是你们的人?
《红色娘子军》,不知看过几遍了。剧情背得出,台词也能朗诵。但每一次重温,无法不为“洪常清”感动、迷醉、心痛!
男人也是喜欢好看的男人,为英俊的、聪明的、阔绰的男人的友谊而兴奋而虚荣。南霸天是有些怀疑王心刚扮演的南洋富翁的来历的,但他无法不折服一身白衣其帅无比的南洋富翁,他无法克制他的兴奋与虚荣。他送他好的东西,送自己的漂亮丫环。
最终,洪常清死于南霸天之手。
爱有多深,恨有多强烈。南霸天要复仇——除了个人的被算计、被愚弄、被消灭,两人之间还有彻底的阶级仇恨。
大树下,常青书记被五花大绑。粗壮的麻绳勒进了他的皮肉,白衬衫已经封崩离析……树下,四周,一堆堆的篝火被土匪点燃……火势弥漫,火光冲天,常青书记喊着“打到国民
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吴琼花藏在暗里,悲痛得把牙根咬碎,也不能跳出来救她的恩人、上级、战友与心爱的人。
现在我们都知道,原著中是有一段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戏的。电影删节,但是琼花注视常青的眼神,还是暴露了潜在的爱情戏。
关于电影中的火,谁能够忘记《红色娘子军》中那铭心刻骨的一幕?
那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壮烈的牺牲者。
火,可以瞬间将一个英雄熄灭。声音犹在,人转而即没。生机勃勃的躯体迅速变为一堆灰烬。被烧死,可能是死亡之中最酷烈的一种。但唯其酷烈,谁能够遗忘英雄最后的面容。电影中的熊熊之火,将王心刚的美推为极致:躯体的美,精神的美,情操的美。琼花并没有疯掉。经受这样悲痛一幕的她,意志经受考验,最终成为娘子军的首领。
一样的火,不一样的情怀。
《风筝》,柳云龙执导的谍战电视剧。地下党的叛徒吴福也是被火烧死的。
在老陆和曾墨怡相继死于柳云龙扮演的表面是军统“六哥”、实质是我党地下党党员郑耀先之手后,郑耀先难过极了。毛人凤给了他“审”吴福这个“考验”的任务,——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同志,那么这次说什么都要保住他的性命。但事情讽刺的是:这一次恰恰来了个“伪同志”。虽说吴福真的是地下党,但是还没有等宫庶、简之给他上刑,只是吓唬了他几句,吴福就受不了了,全部交代。原来他真的身负绝密消息,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出来的情报。软骨的男人,轻易就当了叛徒。
电视中,郑耀先假意让吴福带他们去山洞找“情报”。当着自己的手下,做得一切都没有什么可以被怀疑的。在吴福进山洞前,郑说怕他冷,扔给他一件衣服。吴感激涕零。
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团火烧着了吴福。瞬间“自燃”,烧成个“火人”的叛徒,不刻毙命。
机关在那件衣服上!郑耀先朝吴福扔去一支笔。这是一支“纵火铅笔”——一碰衣物,刹那起火。洞中,“光天化日”之下,吴福速燃速死。押他进来的人除了目瞪口呆外,也无所作为;无法作为,无法揣度。只当是“洞中有魔法有妖孽”。
可不是吗?如此阴森莫测的洞,岂是正常人可进的?如此险恶莫名的洞,吞掉一二个人的性命无所奇怪。人无法做道德判官;大自然替你做了。
郑耀先的设计真是太美妙了,太大快人心了!
郑耀先的复仇真是太及时了,太果断了。
郑耀先,一表人才,霸气逼人。国民党的大小官员们,想一想,他怎么可能是你们的人?
想起了洪常青。郑耀先与洪常青是同一类人,智慧超群,意志超人,铮铮男儿,热血报国。为信仰可以随时献身。小我的情爱完全服从于事业的大局。
我把郑耀先,理解为是活着的洪常青。
常青书记没有被烧死。他继续在解放以后以一个地下党党员对党的忠贞,而奉献着自己能够奉献的。
80后、90 后、00后的男人们,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男人,请读一读他们的故事。

]]>
繁星如火——谈“非典型”灾难影片《世贸中心》 //www.846288.com/2018/05/14/%e7%b9%81%e6%98%9f%e5%a6%82%e7%81%ab-%e8%b0%88%e9%9d%9e%e5%85%b8%e5%9e%8b%e7%81%be%e9%9a%be%e5%bd%b1%e7%89%87%e3%80%8a%e4%b8%96%e8%b4%b8%e4%b8%ad%e5%bf%83%e3%80%8b/ Mon, 14 May 2018 06:46:04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8259

编者按
关于 9·11 的电影出现过不少,对这场悲剧的描述也各有侧重。其中,《世贸中心》是一部采用不同以往的视角再现 9·11 事件的灾难题材影片。故事重现了 9 月 11 日的美妙清晨,消防总署突然警铃大作,接到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而倒塌的消息后,警长约翰·迈克劳林(尼古拉斯·凯奇饰)率领的拯救小组冒死深入灾场展开救援。瞬息间天摇地动,迈克劳林和部下威廉·基米洛(迈克尔·佩纳 饰)来不及反应,已被活埋在千万吨瓦砾之下。面对着渐渐稀少的氧气和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恐惧、彷徨、伤心、绝望从四面八方缓缓袭来,营救与自救在惊心动魄的 24 小时内同时展开……虽然他们没有救出别人也没有为救人而牺牲,但他们仍是英雄。这也是影片向我们传达的 ,所谓的英雄就是敢于勇敢面对一切的人。

李 佳 / 文

繁星点点,灯影摇摇,当纽约港务局警官约翰·迈克劳林步出家门时,夜色未央。悠远的清晨,随同他上班的路徐徐铺开。舒展的跨江桥,疏阔的柏油路,车辆和行人匆匆穿梭;公交车上摩肩接踵,嘈杂中间或有人谈论周末的球赛;高速路上车水马龙,晨光里有人边开车边高声唱歌。纽约,这般缓缓地苏醒。平和而安宁的清晨。
安宁得有些失真、美好得令人心碎的清晨;2001年9月11日的清晨。山雨欲来。
由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奥利弗·斯通执导的电影《世贸中心》(WorldTrade Center)是一部灾难影片——非典型的,摄制完成并公映于 2006年。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很多;这一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可供再现的角度也有很多,比如惊魂动魄的灾难场面、事件背后的政治纠葛、灾难伴生的英雄故事,等等。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这些点都是比较容易抓人眼球的。然而,奥利弗·斯通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并不“讨喜”的角度。
影片由这样一个“家常”的清晨开始,平凡琐碎,平淡如水。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突然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上空,随后天崩地裂、地动山摇,西南方、哈德逊河畔,蓦地腾起滚滚浓烟,纽约的城市地标——世贸中心笼罩在一片火光里,尖叫声由远及近,惊惶、忙乱、震惊、哭泣,寻常的秩序被打破,人人自危。此时,若在一般的英雄主义影片里,当有孤胆英雄横空出世、带领这群惊慌失措的人从绝望里逃出生天。然而,斯通导演却漫不经心地将平凡琐碎继续:我们的英雄毫不起眼地登场了。
一队纽约港务局的普通警察,接到命令后匆忙集结,在前往现场增援的途中,他们甚至还不完全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惧和猜测也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在他们心中蔓延。然而无论如何,英雄总算是出发了。沉稳老练的架势、轻车熟路的部署,简单而有效的准备工作,沉默寡言却义无反顾的逆火而行,观众的心理期待也随之被点燃,跟随他们向着摇摇欲坠、有如炼狱般的世贸中心深处进发。行进路上,不断有逃出来的人与他们擦肩而过,带着血、泪、和撕心裂肺的绝望,火光中是无尽的煎熬与未知,然而英雄们的脚下,似乎也饱含着希望。就在此时,影片叙事却猝然转了弯:突如其来的崩陷,英雄被掩埋在倾倒的瓦砾中,顷刻间,有人牺牲,有人自杀,有人不知所钟,只剩两位主人公——警官约翰·迈克劳林和威廉·吉梅诺压在废墟下苦苦挣扎。一切都跌进了令人窒息的黑暗里,包括观众刚刚燃起的心理期待。原来,我们的英雄并非刀枪不入、无所不能的。
之后的影片,便围绕着两位警官在黑暗中的彼此鼓励,以及他们家人的惊骇、痛苦和茫茫期待展开;而像灾难之后的艰难救援、复杂而燃情的政治较量等,却不是寥寥带过,就是只字未提。影片在公映后,不乏批评的声音:有人说,两位警官在黑暗中的对话冗长而烦闷;有人说,影片的叙事角度有失偏颇、过于狭隘;甚至有人责备,曾拍过“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 7 月 4 日》和《天与地》)《刺杀肯尼迪》《尼克松》等充满反思与批判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的斯通导演在此片中“骨气尽丧”。然而,作为“9·11”事件的时代亲历者和时空旁观者,在厚重的历史大幕揭开的一刻,我却在舞台上看见了人——与我自身无差别的普通人,活生生的人。《世贸中心》正是那位“揭幕者”。
普通人,是由细节组成的,是日常生活里看的一份报纸、喝的一杯咖啡、谈的一通对话……而“9·11”事件就发生在这样的日常里,包括警官约翰·迈克劳林和威廉·吉梅诺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普通人。黑暗中,瓦砾下,正是平凡无奇的对话,衬得两位警官无比鲜活。约翰爱他的妻子和 5 个孩子,他亲手为家人打造的木制厨房还没有完工,他有个儿子叫 JJ,他答应周六陪他过生日;威廉说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妻子,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小两口憧憬这是一个女孩,正在讨论她的名字……在突如其来灾难下,美好是脆弱的;在不知尽头的黑暗里,命运是未知的,然而这些琐碎的日常,正是黑暗里的微光,如同不起眼的星。
真实的英雄,也是琐碎的。那个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英雄,到底是幻象,他可供审美却不可爱、不真实。在烈火熊熊、大厦将倾的世贸中心塔楼下,当警官约翰·迈克劳林问“现在要去 1 号楼疏散人群,谁同我去”时,几个说出“我去”的警官就是英雄;在世贸中心广场第一次塌陷后,自己没有受伤、却为将威廉从大石块下救出而留下的佩祖罗警官就是英雄;得知灾难发生的消息后,已经退伍、却重新穿上军装冲进废墟里参加救援的海军陆战队员大卫就是英雄。同样,在听到丈夫进入世贸中心救援,已经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时,那位在卫生间狂吐后、依然笑着去接孩子的妻子艾莉森·吉梅诺,也是英雄;在为丈夫的生死牵肠挂肚、彻夜未眠等待消息后,在晨光中拥抱了一位同样等待的母亲、对她说“谢谢”的妻子唐娜·迈克劳林,也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具体的;英雄壮举,也并非波澜壮阔和绚烂结局,而是普通人选择人性中最可贵品质的瞬间。英雄,始终在路上,至于结局如何,也许不那么重要。
在“9·11”事件的遇难者中,有 343 名纽约消防员、87 名港务局工作人员和23名纽约警察。他们都是英雄!这样的英雄,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是最不该忘记的。电影《世贸中心》聚焦的,不是灾难,不是历史,也不是政治;而是凡人。在“9·11”事件发生的 5 年后,当凡人的伤痛已被层层包裹在政治外壳下的时候、当大部分世人开始慢慢淡忘了“9·11”事件本身的时候,影片用温情脉脉的手,穿过重重历史迷雾,抚摸在事件核心最细微、最深刻的伤痕之上,于灰暗的废墟里开出了一朵有色彩的花。
在影片尾声,经过一夜救援,当主人公约翰·迈克劳林被成功从废墟中救出时,无数张笑脸绽放在空气里,掌声随着晨风传递。这一刻,是每一位凡人的自我完成,是微光集合后、生命力量喷薄的瞬间光华。凡人如星,繁星如火,随着主人公的眼睛,光明一寸寸地放大,新的一天开始了,孕育着新的希望。

(栏目编辑:谭 婧。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领取稿酬。)


中 文 名:世贸中心
外 文 名:World Trade Center
制片地区:美国
导  演:奥利弗·斯通
类  型:剧情
主  演:尼古拉斯·凯奇、迈克尔·佩纳
对白语言:英语
色  彩:彩色
片  长:129 分钟
上映时间:2006 年 8 月 11 日(美国)

]]>
青春淬火的芬芳——我看电影《芳华》 //www.846288.com/2018/04/02/%e9%9d%92%e6%98%a5%e6%b7%ac%e7%81%ab%e7%9a%84%e8%8a%ac%e8%8a%b3-%e6%88%91%e7%9c%8b%e7%94%b5%e5%bd%b1%e3%80%8a%e8%8a%b3%e5%8d%8e%e3%80%8b/ Mon, 02 Apr 2018 02:12:24 +0000 //www.846288.com/wordpress/?p=8006

电影是生活的艺术,也是岁月的记录。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银幕上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再现和反映我们的生活。作为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元素,电影早已把“火”意象运用得炉火纯青,它们有的蕴含着某种深意,有的决定着剧情走向,还有的给观者以巨大的视觉冲突。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不定期邀请沪上知名作家,评析经典及热门影视作品中的“火”,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

编者按

2017 年年末,全国各地的电影院掀起一波“芳华热”,2018 年1 月14 日总票房突破14 亿大关,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文艺片的最高票房纪录。这部由冯小刚导演、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乐于助人、质朴善良的刘峰和从农村来、屡遭文工团女兵歧视与排斥的何小萍,“意外”离开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团,卷入了残酷的战争,在战场上继续绽放血染的芳华。
他们感受着集体生活的痛与暖、故人的分别与重逢,还有时代变革之下,每个人的渺小脆弱和无力招架。昔日的文工团战友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栏目编辑:谭 婧)
李 佳/ 文

电影《芳华》火了;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芳华》里的火。
“芳华”者,芬芳的年华;顾名思义,电影讲了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正当青春,投身于部队文工团,在音乐与舞蹈中青春洋溢,在激情和梦想里青春飞扬,舞步是轻快的节拍,歌声是轻灵的回响,笑颜如花,芬芳四溢。然而,与男女主人公相比,这一切都似乎是背景,空洞、泛黄。
《芳华》的男女主人公,叫刘峰、何小萍,他们从车站的一片喧嚣里出现,夹杂在匆忙的人流中走来。与这段出场镜头不停切换的,是部队文工团的排练厅里,年轻的舞者萧穗子在激昂的交响乐中领舞,如同轻盈的小鹿般旋转、跳跃。这一幕美得刺眼,衬得那两位庸庸碌碌、甚至有些狼狈,没半点主人公的样子,像一不小心就要走出观众视线。这看似未着力的对比,预示着他们黯淡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应当是美好的,除了刘峰与何小萍。
在刘峰身上,带着很强的时代烙印。他被称作“活雷锋”,三番五次受到表彰。他人好,每次出门都帮战友带东西,谁有困难都找他帮忙,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干,甚至食堂的猪跑了也叫他去追,战友要结婚,他熬夜帮着打沙发,团里唯一一个进修的名额,他也让给战友……久而久之,他做好事成了众人眼中的“当然”。这样的青春看似充满阳光、无懈可击,然而仅仅一次情不自禁,让他背上了“调戏战友”的罪名,被“发配”到边疆伐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戛然而止。临行前,他想扔掉所有的奖状和证书;临行时,只有何小萍一个人送行。那一刻,两个年轻人相对无言,清冷的朝阳把他们的身影映得格外疏落。
彩云易散琉璃脆。
而何小萍呢?她从一开始就似乎是个被遗忘的人。文革中,父亲遭受迫害,母亲改嫁,在新家庭里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了不受欺负她选择参军,然而出身的低微、观念的差异,经过一些偶然事件的发酵,让处处谨小慎微的她变成大家的笑话。在文工团的群体里,她得不到尊重、也没有舞台。屋漏偏逢连夜雨,文革结束后,战友们的亲人陆续平反,她却收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唯一给过她慰藉的人,是刘峰。刘峰含冤离开后,小萍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用自己最卑微的反抗自绝于群体,之后被调到了卫生队。
如果不是一场战火,谁也不会在意这些失色的青春。
乍看起来,影片中的战火有些突兀,明明是文工团的故事,应该载歌载舞、升平世界才对,怎么突然间战火纷飞了呢?
然而,正是这突兀之笔,赋予了影片更厚重的内涵,因为那些载歌载舞的青春是军人的青春,这场战火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那一代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正如迎战是军人的使命;战火,也是影片的高潮。不同人的命运将从这里改道;平凡的将走向不凡,或者毁灭。
战火,让男女主人公的生命轨迹再次交会——错身的交会:两人带着各自的使命走上前线,刘峰是一名战士,小萍是一名护士。对于这场战火,影片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在刘峰率领连队向前线输送给养的过程中,遭遇敌军的伏击,6 分钟的战斗,一个镜头到底,画面紧凑,连贯,子弹呼啸而过,战士血肉横飞,一切间不容发,有如电光火石。刘峰的声音穿透枪林弹雨:“跟我来!”他带领战士们反击,迎着枪弹冲向敌军,不断有人倒下,但冲锋没有停止。在重创敌人的同时,刘峰的连队也损失惨重,他自己被击穿右臂动脉,血流如注。
在这次短兵相接中,有一团火令人过目难忘。战斗焦灼之际,刘峰和战友用火焰喷射器扫射隐在青纱帐里的敌人,火龙所到之处,人形化作火团,扭曲、挣扎、惨叫……战争的残酷,在这一瞬触目惊心。然而此刻观众们已无暇体会残酷,猝然发生的战斗、转瞬而逝的年轻生命,让大家的心跟主人公一样,被愤怒充盈,击败对手的决心有如烈火般喷射。战斗结束时,刘峰受伤倒下,决定独自守护战友的遗体,他怀里依然抱着火焰喷射器。“敌人要是敢来,我烧死他们!”坐在地上的刘峰还保持着战斗的架势,画外音说他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牺牲。其实,此刻他什么也没想,一场生死搏杀,让他的身心化作火焰,融进了血色残阳。曾经有过的一切,包括他的青春,全部灰飞烟灭。生命,经历了一场壮烈的涅槃。
而何小萍呢?此刻她也在浴火重生。原本她只是饱尝了不被善待的命运;而如今,应接不暇的残肢,不绝于耳的哀嚎,浸满鲜血的白大褂……充满了她的世界。短短几天中,这个女孩前所未有地接近死亡、感受生命的逝去。战火,一次次刷新她对苦难的认知;疲惫、绝望、悲悯席卷而来。终于,在一车烧焦的战士面前,她呕吐不止、几近晕厥,清醒后她紧紧握住了唯一幸存的小战士的手。16 岁的小战士被烧得浑身焦黑,语言却无比纯净:“你一定很漂亮吧?”“有男朋友了吗?”……
空袭来了,敌人的炸弹击穿了他们的简易棚,小萍纵身一跃扑在小战士身上,用身体护住了他。那一刻,她爆发出自己全部的勇气和善良;那一刻,她的青春与数不清的自卫反击战士联结在一起。她,不再是轻飘飘的何小萍,而是战斗英雄。
《芳华》上映后,毁誉参半。有人评价说:导演冯小刚对于美丑、善恶的态度暧昧,缺乏基本的判断,仅仅依靠卖惨博取同情。其实,导演的态度就在这场战火里:凡是美的事物,都被安排无限地接近战火,接受战火的洗礼,包括善良的“旁观者”萧穗子,也是文工团里唯一一位深入前线的人。而战火之外的那些呢?无论是林丁丁嘹亮的领唱《英雄儿女》、还是舞台上热火朝天的群舞《沂蒙颂》,抑或文工团解散时大家撕心裂肺的一曲《驼铃》,都显得有些苍白、造作。多年以后,又有谁还记得呢?相反,礼堂外,一袭白衣的何小萍,一支独舞恍若神祇、惊艳了时光。我看了两遍电影《芳华》,每次这一幕都让我泪流满面。其实,美丑、善恶哪需直白的评判?何不交由内心、交由时光?任岁月流转、物换星移,多年以后,很多人还是会记起:那淬火的青春,可以这样美,皎皎若白月光。
 


片 名:芳华
导 演:冯小刚
编 剧:严歌苓
主 演:黄轩 / 苗苗 / 钟楚曦 / 杨采钰 / 李晓峰
类 型:剧情、战争
片 长:136分钟
首映时间:2017年12月15日(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 彩:彩色

]]>